
本文由重庆成人教育网为大家提供,重庆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00536古代汉语复习资料(7),本系列资料整理了古代汉语课程的重点内容,分为二十篇,以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副词
1副词:是一种只能充当状语的虚词,它虽然有一定的词汇意义,但不能表示具体事物、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而只能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时间、程度、范围、肯定否定或情态、证据。它一般是修饰动词性词语或形容词性词语,在判断句中修饰名词性词语。
2、时间副词:(1)表动作行为发生在过去的时间。a“向、乡”是同一个副词,只是写法不同,译为“从前、刚才”;b“既、业”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完成,相当于“已经”:“c尝”“曾”表示过去做过某事,译为“曾经”。先秦只用“尝”,汉代后用“曾”。
(2)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正在实现的时间,有“方、正、适、会”等。a“方”一般只用在动词性词语前面,译作“正在”;b“适、会”还可作用在主语前面,译作“正遇上”。
(3)表示动作行为将要进行的时间,有“行、将、且、垂”等。在动词前作状语。可译为“将要、快要、就要”。
(4)表示动作行为的久暂,有“俄、暂、姑、常、雅、素”等。“俄、暂”是表示时间短暂的,相当于“一会儿”“不久”。a“姑”意为“暂且”;b“常、雅、素”表示时间长久。“常”相当于“经常、时常”,“雅、素”相当于平素、一向。
3、范围副词:(1)表示总括:包括无遗或很少例外的副词,有“皆、尽、毕、悉、举、咸、具、凡、都、共、率”等。a“毕、举”是表示都、全部的意思,b“凡”意有二,一是用在句子前面表示规律性的归纳,表示“凡是”、“大凡”;二是用在数词前面表示总括事物的数量或动作的数量,相当于“总共、共”;c“率”也表示总括,意思相当于大都、大致。
(2)表示范围小或有限制或有例外的副词。有“但、特、只、直、止、第、独、徒、仅、唯”等。a它们都有“只、仅仅”的意思。b“仅”除了表示“只”的意思,在唐代表示数量多,有“几乎、将近、差不多达到”的意思,读jin.c“唯”表“只有”。
4、程度副词。可分三类:(1)表示程度高的。a“最、至、极、绝”表示最高度,意思是“最”;b“大”意思是“十分”;c“太”意思是指程度上超过一定的限度;d“殊、特、尤、良”的意思是特别、非常。e“良”在汉代与“久”连用,表很久意。六朝以后修饰其他词语,是的确、很的意思。f“甚”六朝前,既作状语,也作谓语、定语,是形容词,六朝后,才专作状语成为程度很高的副词。
(2)表示程度不深、轻微的副词,有“少、稍、微、略、颇”等。都是稍微、略微的意思。a先秦表示这类意思的一般用“少”,汉代以后才用“略、微、颇”,b唐宋后“稍”才由表逐渐义的情态副词分化出程度副词的用法。
(3)表示程度在原有基础上的加深加重。有“加、更、愈、益、弥、兹(滋)”等,相当于“更、越、更加”。
5、情态副词。分三小类;(1)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a“俱、并”表示几个施动者一起做某件事;b“闲、微、窃”表示秘密地、暗中地做某件事;c“帮”表示故意特意;d“固”表示坚决地做某件事。
(2)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或进行的速度。a“暂”两属:强调时间的短暂时(一会儿、短时间),是时间副词;强调动作的突然性时,属情态副词。b“遽”表示匆忙急迫;c“卒(猝)”表示时间急促突然;d“立、即、旋”表示事或行为紧接着发生;f“稍、渐”表示动作的逐渐性;g“益”汉代后也产生了逐渐义。唐前是程度副词,“更加”义。
(3)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频率。a“数、亟、累、屡、仍”表示动作多次出现;b“辄”表示同一动作行为的多次重复相当于往往、总是;c“每”表示反复出现的情况或动作中的任何一次;d“复”表示重复进行同一动作。
6、语气副词。分五小类:(1)表示确认的语气。a“乃、即”相当于“就是”;b“必、定”相当于“一定”;c“诚、信”相当于“实在、的确”d“果”相当于“果真”。
(2)表示委婉的测度、商榷或论议语气。a“其、盖、殆”相当于“大概(是)、恐怕(是)”。b“盖”大多用在句首,既表示猜测性的论断语气,又带有提示的语气;也可用在谓语前面,表“大概”意。
(3)表示出自意外的惊异语气,常用的有“曾”多与否定副词“不”连用,相当于“竟然”。如“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4)表示祈使语气。“其”用在祈使句中,有希望、请求、劝勉的意思,可译为“希望、还是”等。
(5)表示反诘的语气,常用的有“岂、其、庸、巨(讵)宁”等,意思相当于“难道、哪里、怎么”,有时不能译出。
7否定副词。a“不”和“弗”都表示一般的否定,“不”的用法较宽,“弗”在秦汉前使用范围相当窄,通常只用在及物动词前,后面也不再出现宾语。b“毋”和“勿”通常用在祈使句中,表示禁止或劝阻,意思是“不要”。“勿”有时也用作一般性的否定。“毋”也写作“无”。c“未”是表示情况还没有出现或动作还没有进行,相当于“没有”。d“非”一般用于名词性谓语前,表示否定判断;有时含有假设性的否定,相当于“若不是”,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有时也可用于叙述句和描写句,表示对行为和性质的否认。e“微”可用在单句中表示否定,与“非”相当;又可表示假设性的否定,相当于“若不是”;还可同副词“独”结合,表示“不但(如此)”。f“否”不作谓语的修饰成分,而与谓语并用,构成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表示否定的一面。或单用,构成独词句。
8、指代性的副词“相”和“见”。它们用在及物动词前面作状语,指代动词后面的宾语。(1)“相”,a表互指,意为“相互”。如“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b表偏指,即指代动作受事者的一方,不包括动作施事者。如“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意是“莫忘我”。
(2)“见”a原是助动词,用在动词前表示主语是动作的受事者;b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演变为副词,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他人所发动作行为的接受,有指代宾语的作用。可译作“自己”或“我”。
9、谦敬副词。a表敬副词:“请、敬、谨、幸、惠、辱、猥、垂、蒙”等。b表谦副词。有:“敢、窃、忝、猥、伏”等。应注意动词“请”和表敬副词“请”的用法。作动词时表示“请求对方做”;作副词时表示“请允许我做”。如:“请京,使居之。”“欲与大叔,臣请事之。”前句是动词,后句是表敬副词。
以上是由重庆成人教育网提供!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0年重庆自考00838语言与文化复习资料(4)
08-15重庆自考英语专业:00604英美文学选读课程重点资料(2)
11-142020年4月重庆自考00831英语语法复习资料(6)
12-14重庆自考英语专业:00600高级英语重要词组复习资料(6)
09-17重庆自考汉语言文学:00540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08-202020年重庆自考00394幼儿园课程复习资料(12)
08-20重庆自考复习资料:汉语言文学专业00037美学知识点学习(2)
11-142021年重庆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8)
08-152020年重庆自考00536古代汉语复习资料(9)
10-062017年10月重庆自考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0538复习资料(1)
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