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重庆成人教育网为大家提供,重庆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00536古代汉语复习资料(8),本系列资料整理了古代汉语课程的重点内容,分为二十篇,以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介词
1、介词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词类,它在句中的作用仍带有动词性质的痕迹。它能带宾语,但不能单独进入句子结构,更不能充当谓语。大约有“于(於、乎)、以、因、由、为、自、从、与、及”等十几个。
2、介词的语法特点:(1)介词带宾语,有时宾语前置。(参见第九节)(2)古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大多可以省略。(“于”字的宾语不能)(3)在语法功能上,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但“于”字介宾结构表时间处所意义的还可做补语。“以”字结构表工具方式的既可做状语,又可作补语。
3、于(於、乎):用法有四种:(1)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或状语。译为“在、从、到”或“在……中”“在……方面”等。(2)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作补语或状语,可译为“向、跟、给、对、对于”等。(3)引进比较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在形容词和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后面作补语,译作“比”。(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的补语,译作“被”。此外:(1)介词“于”和代词“是”结合,构成介宾关系的凝固词组,在句中作状语,意思是“从此”“在这里”“在这个时候”或“在这种情况下”。后来虚化为连词,一般用在句子的开头表承接。(2)“乎”:用作介词,其作用与“于”或“於”基本相同,可以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对象等,译为在、比、到、向等。乎的使用频率较低,“乎”字结构一般只作补语,一般也不引进主动者。
4、“以”:原是动词,义同“用”,由此虚化为介词。主要用法大致有以下是几种:(1)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可译为“用”“拿”。
(2)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这是一种行为方式。我们以“率领”来翻译它。如“宫之奇以其族行”(宫之奇率领他的族人离开了虞国。)这也许是动词的残存用法,但是已经虚化,与介词“以”难以分开。
(3)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标准等,“以”字结构通常作状语,可译为“凭着、依靠、按照”等。
(4)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或不译。
(5)引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可译为“把”。
(6)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范围,相当于“于”,可译为“在”。
此外,(1)“有以”、“无以”是动词“有、无”和介词“以”组成的凝固结构,相当于“有东西(或办法)用来……”、“没有东西(或办法)用来……”的意思。这种结构只能作状语。(2)“以故”
是“由于这个原因”、“根据这种情况”、“用这个东西”的意思。(3)“是以”是宾语前置的介宾结构,意思是“因此”,用于句子开头表示结果。
5、“因”:本义是茵席(坐垫),名词。引申为依靠、凭借的意思,动词。介词“因”即由动词“因”虚化而来,由它组成的介宾结构充当句子的状语。有两种用法:(1)表示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或中介,有“凭着…”“趁着…”、“通过…”之类的意思。(2)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理由,有“因为…”“由于…”之类的意思。
6、“为”:原是动词,读wei,常用基本义是做。虚化为介词。读wei.它的用法有五种:(1)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替”、“给”等。这种用法至今仍保留。(2)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3)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4)引进动作行为的涉及的对象,可译为“跟”“对”“向”。(5)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在被动句中作状语,或构成“为+名词(或代词)+所+动词“的句式,读wei.
7、“与”:原来也是动词,基本意义是帮助、给予、参与。由此虚化为介词。主要用法有三种:(1)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为”“替”“给”。(2)引进动作行为的参与者,可译为“跟”“同”。(3)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跟”、“跟……相比”。
以上是由重庆成人教育网提供!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0年重庆自考00838语言与文化复习资料(4)
08-15重庆自考英语专业:00604英美文学选读课程重点资料(2)
11-142020年4月重庆自考00831英语语法复习资料(6)
12-14重庆自考英语专业:00600高级英语重要词组复习资料(6)
09-17重庆自考汉语言文学:00540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08-202020年重庆自考00394幼儿园课程复习资料(12)
08-20重庆自考复习资料:汉语言文学专业00037美学知识点学习(2)
11-142021年重庆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8)
08-152020年重庆自考00536古代汉语复习资料(9)
10-062017年10月重庆自考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0538复习资料(1)
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