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平原与风沙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技术
1.农田防护林:是以一定的树种组成、一定的结构成带状或网状配置在田块四周,以抵御自然灾害(风沙、干旱、干热风、霜冻等),改善农田小气候环境,给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创造有利条件,保证作物高产稳产为主要目的的人工林生态系统。
2.农田防护林的林带结构:林带内树木枝叶的密集程度和分布状况或林带内透风空隙的大小、数量、分布状况。
3.农田防护林的三种类型:紧密结构、疏透结构、通风结构。
紧密结构:树叶密集,中级风力基本不能通过,大部风力由林带上部绕行,林带背面形成静风区或弱风区,林带防护距离短。
疏透结构:透光空隙均匀分布,一部分空气从林带筛过,在背风面形成小漩涡,另一部分风从上方绕过,在林带背面形成弱风区,防风距离大。
通风结构:林冠层透光空隙小或不透光,下部干层栅栏状透光,一部分从下层穿过,另一部分从上层绕过,穿过林带风速可能比狂野还大,背风面风速减弱,防风距离大。
4.林带结构与疏透度,透风系数有关。
5.林带胁地与对策:林带胁地范围一般在林带两侧1—2H范围内,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H范围以内,林带胁地程度与林带树种、树高、林带结构、林带走向和不同侧面、作物种类、地理条件及农业生产条件等因素有关。一般侧根发达而根系浅的树种比深根性侧根少的树种胁地严重;树越高胁地越严重;紧密结构林带通常比疏透结构和通风结构林带胁地要严重;农作物种类中高秆作物(玉米)和深根系作物(花生和大豆)胁地影响范围较远,而矮秆和浅根性作物(小麦、谷子、荞麦、大麻等)影响较轻;通常南北走向的林带且无灌溉条件的农作物,林带胁地西侧比东侧严重,东西走向的林带南侧比北侧严重,在有灌溉条件下的农作物,水分不是主要问题,由于林带遮阴的影响,林带胁地情况则往往与上面相反,北侧重于南侧,东侧重于西侧。
产生林带胁地的原因主要有:(1)林带树木根系向两侧延伸,夺取一部分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水分和养分(2)林带遮阴,影响了林带附近作物的光照时间和受光量,尤其在有灌溉条件、水肥管理好的农田,林带遮阴成为胁地的主要原因。
减轻林带胁地的对策有:(1)挖断根沟。够深一般为40—50cm,最深不超过70cm,沟宽30—50cm。(2)农作物合理配置。在胁地范围内安排种植受胁地影响小的作物种类。(3)树种的选择及林带的合理配置。选择深根性树种,并结合田边、水渠、道路合理配置林带。(4)保证水肥。
6.窄林带、小网格类型农田防护林主林带间距:(1)尘风暴危害地带:主林带间距应以当地林带成林树高的15—20倍。(2)以干热风为主的危害地带:主林带间距按当地成林时高度的25倍。
7.造林方法:植苗造林、埋干造林、扦插造林
8.护田林带的更新:(1)更新方法:植苗更新、埋干更新、萌芽更新(2)更新方式:全带更新、半带更新、带内更新、带外更新
9.农林复合经营:是指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人为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如乔木、灌木、棕榈、竹类等)与其他栽培植物(如农作物、药用植物、经济植物以及真菌等)或动物,在空间上按一定的时序安排在一起而进行管理的土地利用和技术系统的综合。10.农林复合经营的分类:(1)林(果)农复合经营a.林农间作型、b.农田林网型、c.绿篱型d.农林轮作型,(2)林牧(渔)复合经营a.林牧间作型、b.护牧林型c.牧场绿篱型d.林(果)渔复合类型,(3)林(果)农牧(渔)复合经营a.林农(牧)多层结构型、b.林农渔复合型c.林牧渔复合型(4)特种农林复合经营a.林果间作型b.林药间作型c.林菌间作型d.林木昆虫复合型。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重庆自考畜牧兽医专业:动物遗传育种学02794各类题型复习资料(4)
11-072020年重庆自考02899生理学复习资料(2)
01-012020年重庆自考02084组织胚胎学复习资料(3)
09-19重庆自考03621社区护理学导论复习资料(7)
10-06重庆自考复习资料:畜牧兽医专业02796畜牧经济管理章节复习第六章(1)
12-28重庆自考林学专业:森林生态学02745名词解释题题型复习资料(4)
10-09重庆自考复习资料:畜牧兽医专业02796畜牧经济管理复习题练习(13)
09-27重庆自考复习资料:畜牧兽医专业02796畜牧经济管理章节复习第五章
10-26重庆自考畜牧兽医专业:动物遗传育种学02794各类题型复习资料(5)
09-14重庆自考林学专业:05042自然资源学简答题复习资料(2)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