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
1.水平配置:是指水土保持林体系内各个林种在流域范围内的平面布局和合理规划。
2.立体配置:是指某一林种组成的树种或植物种的选择,和林分立体结构的配合形成。
3.水土保持林林种:按一定的树种组成一定的形式配置在水土流失地区不同地形地貌部位上,具有特定防护作用和生产目的的水土保持林。
4.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是区域(或流域)人工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其有机组成部分。
5.建设坡面水土保持(或水源涵养)用材林的目的:
(1)由于过度放牧、樵采等而使原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覆盖度很低,而引起严重水土流失的山地坡面,需人工营造水土保持林防止坡面进一步侵蚀,在增加坡面稳定性的同时,争取获得一些小径用材。
(2)在小流域的高山远山的水源地区,山地坡面由于不合理的利用,植被状况恶化而引起坡面水土流失和水文状况恶化。
(3)由于山地道路、水利工程或山区矿山开发而出现的大面积坡面裸露的地方,往往是水土流失严重,容易引发山地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策源地,配合必要的工程护坡措施和人工营造水土保持护坡林可收到良好的护坡效果。
6.水土保持用材林采用的形式(配置特点):
(1)主要乔木树种与灌木带的水平带状混交(2)乔、灌木隔行混交(3)结合农林间作,用乔木或灌木带带间间作农作物形式,由于农作物间作是短期的(2—3年),对乔木或灌木树种的选择和预期经济效益应给予足够重视,因为一旦乔木或灌木纯林达到树冠郁闭,间作作物即告停止。
7.发展护坡薪炭林的目的:主要在于解决农村生活用能源的同时,控制坡面的水土流失。
8.营造薪炭林选择树种的原则:热值高、萌芽力强、生物量高、适应力强。
9.护坡薪炭林的配置特点:(1)土地利用规划中,可选择距村庄(居民点)较近、交通便利而又不适于高经济利用(如农业、经济林、用材林、草场),或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作为人工营造护坡薪炭林的土地。(2)树种选择,一般应选择适应于干旱、瘠薄立地,再生能力较强,耐平茬,生物产量高,并且有较高热值的乔、灌木树种。(3)造林密度,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适当密植,尽量营造混交林。
10.判断:采伐的作业方式:(1)矮林作业(2)乔木修枝作业(3)中林作业(4)头木作业(5)鹿角桩作业
11.发展复合林牧护坡林的目的:为恢复植被并提高牧草产量及载畜量或为人工培育牧草创造必要的条件,利用林业本身的特点为牲畜直接提供饲料,并保障牧坡或草场免于水土流失和牲畜免受大风、寒冻之害。
12.复合林牧护坡林的配置:(1)树种选择: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含有较高蛋白质和其他营养元素;生长迅速;萌蘖力强;除主要作为饲料树种外,应同时具有其他的经济效益。(2)配置:a根据地形条件采用短带状沿等高线布设,每带长10—20m,每带由2—3行灌木组成,带间距4—6m,水平相邻的带与带间留出缺口,以便牲畜通过。b沿等高线均匀灌丛配置c短带状与均匀灌丛相配合d灌木带与牧草混交e在牧场的周围建护牧林,带状沿等高线配置,每条带种2—3行,带间距5—6m,带与带之间宽度是林带宽度的8—10倍,留有缺口,供牲畜通过。
13.土质沟道水土保持林的配置特点:(1)侵蚀发展基本停止,沟道农业利用较好,沟道采用了打坝淤地等措施并已达到稳定沟道纵坡、抬高侵蚀基点的地区。利用坡缓、土厚、向阳的沟坡,建设干、鲜果果园。利用沟坡造林时,造林地的位置可选在坡脚以上沟坡全长的2/3为止。(2)侵蚀沟系的中、下游,侵蚀发展基本停止,沟系上游侵蚀发展仍较活跃,沟道内进行了部分利用。在沟底业已停止下切的一些沟壑,如果不宜于农业利用时,最好进行高插柳栅状造林。栅状造林是采用末端直径5—10cm,长2m的柳桩,按照株距0.5—1.0m,行距1.5—2.5m。(3)侵蚀沟系的上、中、下游,侵蚀发展都很活跃,整个侵蚀沟系不能进行生产利用。若侵蚀沟距居民点较远,现又无力投工进行治理时,可采取封禁的办法,减少不合理的人为破坏,使逐步自然恢复植被,或撒播一些林木、草类种子,人工促进植被恢复;若侵蚀沟距居民点较近,对农业用地、水利设施(水库、渠道等)、工矿交通路线等有威胁时,应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
14.营建水库防护林的目的:为了固定库岸、防止波浪冲淘破坏、拦截并减少进入库区的泥沙,使防护林起到过滤作用,减少水面蒸发,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人们可利用水库防护林作为夏季游憩场所。在水库周围营造的多树种多层次的防护林,还有美化景观的作用。
15.水库沿岸防护林的配置:水库沿岸防护林由靠近水面的放浪灌木林和其上坡的防蚀林组成。如果库岸为陡峭类型,其基部又为基岩母质,则无需设置防浪林,视条件可在陡岸边一定距离处配置以防风为主的防护林。因此,水库沿岸的防护林重点应设在由疏松母质组成和具有一定坡度(30度以下)的库岸类型。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确定水库沿岸防护林(主要是放浪灌木林带)的营造起点。水库沿岸防护林带的起点可以由正常水位线或略低于此线的地方开始。
水库沿岸防护林带的宽度应根据水库的大小,土壤侵蚀状况,沿岸受冲淘的程度而定。即使同一个水库,沿岸各个地段防护林带的宽度也是不相同的。当沿岸为缓坡且侵蚀作用不甚激烈时,林带宽度可为30—40m;而当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时,其宽度应不小于50—60m,有时可达100m以上。配置在正常水位线或其略低地段的放浪灌木要由灌木柳及其他耐湿的灌木组成。在正常水位与高水位之间,采取乔灌木混交型。一般乔木采用耐水湿的树种,灌木则采用灌木柳,使其形成良好的结构。在高水位以上,常常立地条件变得干燥,应采用较耐干旱的树种,特别是为了防止库岸周围泥沙直接入库,并防止牲畜进入,可在林缘配置若干行灌木,形成紧密结构。
16.河川、河滩防护林的配置:雁翅形丛状造林。多采用插条造林方法,丛状栽植,栽植行方向要顺着规整流路所要求的导线方向,林带与水流方向构成30—40角,行距2m,丛距1m,每丛插条3根,一般多采用1—2年生枝条,长30—40cm,直径1.5—2.0cm。可深栽高杆杨、柳树;栽植深度:林缘、浅水区为80cm,林内60cm,滩地50cm。平均用条量3000—4500kg/hm2,去弯取直。
17.河川护岸林的几种类型:(1)人工开挖河道梯形断面护岸林(2)人工开挖河道的复式断面护岸林(3)天然河道的不规则断面护岸林(4)深切的天然河槽护岸林(5)天然河道简单断面护岸林(6)天然河道平缓河岸护岸林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重庆自考畜牧兽医专业:动物遗传育种学02794各类题型复习资料(4)
11-072020年重庆自考02899生理学复习资料(2)
01-012020年重庆自考02084组织胚胎学复习资料(3)
09-19重庆自考03621社区护理学导论复习资料(7)
10-06重庆自考复习资料:畜牧兽医专业02796畜牧经济管理章节复习第六章(1)
12-28重庆自考林学专业:森林生态学02745名词解释题题型复习资料(4)
10-09重庆自考复习资料:畜牧兽医专业02796畜牧经济管理复习题练习(13)
09-27重庆自考复习资料:畜牧兽医专业02796畜牧经济管理章节复习第五章
10-26重庆自考畜牧兽医专业:动物遗传育种学02794各类题型复习资料(5)
09-14重庆自考林学专业:05042自然资源学简答题复习资料(2)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