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什么是气候资源?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气候因素有哪些?
气候资源: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种,指能为人类合理利用的气候条件,如光照、热量、水分、风等。气候资源把气候同经济活动结合起来,使气候获得了重大价值。
举例:
1、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可以透过太阳短波辐射(指吸收少),使地球表面升温,但阻挡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长波辐射(指吸收多),从而使大气增温,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这一作用与“温室”相类似,故称之为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等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百年来,随着工业化社会的推进,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增加很快,使得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约 0.6℃ 。
2、厄尔尼诺:西班牙语“圣婴”的音译,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增暖(连续6个月高于常年 0.5℃ )的现象。它直接导致热带中东太平洋地区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引发洪涝灾害,同时使热带西太平洋降雨减少,造成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干旱。它还会对其它地区包括中国在内的气候产生一定影响。
3、拉尼娜:西班牙语中“小女孩”的意思,用以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连续6个月低于常年 0.5℃ 以上)的现象。可见,它的定义正好与厄尔尼诺相反,所以也称为反厄尔尼诺。它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大致与厄尔尼诺相反,但其影响程度和威力较厄尔尼诺要小。
4、沙尘暴:指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出现时,黄沙滚滚,昏天暗日。近些年来,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呈加重趋势,并危及到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带来了一系列诸如土地荒漠化、环境恶化等问题。
5、南极臭氧洞:指南极地区上空出现的臭氧总量明显低于全球平均值的闭合低值区。后来,人们还发现在北极地区和青藏高原上空也存在臭氧含量明显减少的现象。科学家们经过跟踪监测认为,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氟氯烃类化合物是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
3、简述世界气候类型。
一、低纬度气候
赤道多雨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干湿季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型
二、中纬度气候 :
副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副热带季风气候 、副热带湿润气候 、副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 、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三、高纬度气候
副极地大陆性气候 、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气候)、极地冰原气候
四、高地气候
4、简述气候资源的类型及其利用价值。
气候资源主要类型有:光能资源、热量资源、水分资源、风能资源、大气成分资源等。
(1)光能资源及其利用价值
光能资源主要指来自太阳的辐射能。一个地区的光能资源的多少首先决定于其所处的地理纬度。一年中光能资源的多少及可利用程度通常用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总量来表示。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太阳光。绿色植物的光合系统是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进入生态系统的唯一通路,也是食物链的起点。
地球自转时,赤道附近照射的时间长(日周期)‘地球公转时,夏天北半球照射的时间长;冬天南半球照射的时间长(季节周期),低纬度地区有较为恒定的热量,高纬度比低纬度地区接受的能量更少。 我国的光能资源十分丰富。据估计,我国陆地表面每年可以接受的太阳辐射总量为5×1019千焦耳。但由于地理纬度、海拔高度和地形天气状况的影响,我国的光能资源分布差异较大。青藏高原的光能资源最丰富,其次是我国的西北地区,而四川盆地光能资源最少。光能资源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太阳能的直接利用,如太阳能发电、供暖等;一是太阳能中的光合有效辐射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转换为有机物,如森林、草场、粮食作物等,从而为人们所利用。光合有效辐射一般约占太阳总辐射能量的50%左右。
(2)热量资源及其利用价值
热量资源是指某一地区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所能提供的热量多少,它是太阳辐射和地表、大气中各种物理过程的综合结果。热量状况的最直观描述就是温度。一个地区热量状况的好坏直接决定其作物种植类型、生长状况和产量。为了描述热量资源,一般采用积温,即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日平均温度的累积值。根据不同作物生长对热量需求的不同,人们还定义了有效积温、活动积温等。我国由于地形差异较大和季风气候的影响,热量资源的地理分布和时间变化性均较大,其一般规律是由北向南而逐渐增加。我国热量资源丰富多样,从南向北包括了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各种气候类型。热量条件最好的是南岭以南地区,一年四季作物均可生长,水稻可一年三熟。热量条件最差的是青藏高原和东北地区,一年可种一季麦类作物。
(3)水分资源及其利用价值
我国的季风气候十分明显,因而夏季也是雨量最多的时候。全国因地形、纬度差异及距海洋的距离不同,降水的分布差异较大,年际变化也大,旱涝发生频率高。因此,我国的水分资源虽然较丰富,但其变异性较大,不易于把握。总体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季节与高温生长期一致即水热同步,有利于农业生产。但另一方面因季风气候影响,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匀,而使得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很难得到所需的水分。全国的降水分布呈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
大气从海洋、湖泊、河流以及潮湿土壤的蒸发中或者从植物的蒸腾作用中获得水分。水分进入大气以后,由于它本身的分子扩散和气流的传递而散布于大气之中。在一定条件下,水汽会发生凝结,产生云、雾等许多天气现象,并且以雨、雪等形式重新回到地面。地球的水分就是通过蒸发、凝结和降水等物理过程循环不已,这些物理过程对地—气系统的热量平衡以及天气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风能资源及其利用价值
风能就是大气运动产生的能量,是由太阳辐射能转换而来。根据计算,到达地球的太阳能转化成的风能功率约为7瓦/平方米。风能的利用早已被人类所认识,用风车驱动帆船、排水等已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1910年,丹麦最先开始用风力发电,随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都开展了大型风力发电机的研究工作。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风能的国家之一。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在东南沿海地区安装了风力发电机,目前也在从事大型风力发电机的研究工作。我国因季风气候,风能利用的多风区面积居世界第三。东南沿海是我国最佳风能资源利用区,其次是渤海沿岸及内蒙、甘肃北部及新疆阿拉山口地区。风能的分布对于城市、工业布局和设计也有重要意义。
(5)大气成分资源及其利用价值
大气成分资源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分布及季节变化除对气候有影响外,对作物的光合作用至为重要,二氧化碳是陆生植物光合作用的碳源。当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同时,会影响到群体作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从而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速率。因此二氧化碳的浓度直接影响到作物的光合速率、生长和产量。有效的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对于农业生态和作物生长有重要的意义。
大气中除了水汽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主要集中在从地面到 90公里 处。
几种重要气体的来源及其作用
N2:来源:来自于地球形成过程中的火山喷发;作用:是地球上生命体的基本成分;可冲淡氧气;是合成氮肥的基本原料。
O2:来源:来源于水的离解和光化学反应以及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维持生命现象的重要气体;可助燃,使有机体腐败;起氧化作用。
CO2:来源:来源于燃烧、氧化、大陆生物圈作用、海洋的作用以及火山喷发。主要集中分布于大气底部20公里的一薄层,浓度为0.02%~0.04%,其含量不定,随时间、空间而变,一般是底层多,高层少;城市多乡村少;夜间多白天少,近年来由于工业的发展,含量与年俱增。1958年至1988年,其含量从316ppm到351ppm。占干洁空气容积的0.03%。
其作用:能透过太阳的短波辐射而强烈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和放射长波,对地面起保温作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但其含量超过0.2~0.5%时,对生物体有害。
O3:来源:主要是在太阳紫外线辐射作用下,氧分子分解为氧原子后再和另外的氧分子结合而成。低层大气有机物的氧化和雷雨、闪电作用也能形成臭氧。重要集中在20~ 30km 处。
作用:能吸收太阳紫外辐射的99%,保护地面生物,可杀菌治病。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重庆自考畜牧兽医专业:动物遗传育种学02794各类题型复习资料(4)
11-072020年重庆自考02899生理学复习资料(2)
01-012020年重庆自考02084组织胚胎学复习资料(3)
09-19重庆自考03621社区护理学导论复习资料(7)
10-06重庆自考复习资料:畜牧兽医专业02796畜牧经济管理章节复习第六章(1)
12-28重庆自考林学专业:森林生态学02745名词解释题题型复习资料(4)
10-09重庆自考复习资料:畜牧兽医专业02796畜牧经济管理复习题练习(13)
09-27重庆自考复习资料:畜牧兽医专业02796畜牧经济管理章节复习第五章
10-26重庆自考畜牧兽医专业:动物遗传育种学02794各类题型复习资料(5)
09-14重庆自考林学专业:05042自然资源学简答题复习资料(2)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