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林业生态工程学的理论基础
1.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生物系统包括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还原者)。环境系统包括有太阳辐射以及各种有机和无机的成分。
2.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联系,这三者是生态系统整体的基本功能。
3.干扰体系:是所有干扰类型、干扰频率和干扰强度在某一段时间过程中的总和。
4.生态学干扰: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上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非连续性的物理作用或事件。
5.生态学胁迫:生态系统在结构未受到直接损害时,其功能受到影响的情形。
6.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元素(事物或工程)组成的。
7.系统论的基本原则:①系统的整体性原则②系统的相关性原则③系统的自组织性原则与动态性原则④系统的目的性原则⑤系统的优化原则8.决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5个基本要素:①资源的承载能力②区域的生产能力③环境的缓冲能力④进程的稳定能力⑤管理的调节能力
9.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原则:①区域系统的整体性原则②要素贡献的最小限制原则
③系统在空间分布上的连续过渡原则④区域相似性与差异性互补原则⑤区域系统演进趋势的趋稳性原则⑥区域过程的振荡节律原则⑦要素功能的双向递减原则
10.环境的基本特性①整体性和区域性②变动性和稳定性③资源性和价值性
11.环境结构:指的是环境整体(系统)中各独立组成部分(要素)间数量的比例关系、空间位置的配制关系以及联系的内容和方式。
12.环境状态:是环境结构的运动和变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13.环境容量:在人来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称为环境容量。
14.环境系统的功能特性:整体性、有限性、不可逆性、隐显性。
15.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
16.环境质量的价值:多维性、动态性。
17.水土保持林的配置:是指在一定的水土流失区域内,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和水土流失规律,以及针对防护对象而营造的防护林。
18.农田防护林规划设计的原则: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宜带则带、宜网则网。
19.林带结构的3种基本类型:紧密结构、疏透结构、通风结构。
20.营造防风固沙林的原则: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
21.防护林体系:是指在一个自然地理单元(或一个行政单元)或一个流域、水系、山脉范围内,结合当地地形条件,土地利用情况和山、水、田、林、路、渠以及牧场等基本建设固定设施,根据影响当地生产生活条件的主要灾害特点,所规划营造的以防护林为主体的和与其他林钟相结合的总体。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重庆自考畜牧兽医专业:动物遗传育种学02794各类题型复习资料(4)
11-072020年重庆自考02899生理学复习资料(2)
01-012020年重庆自考02084组织胚胎学复习资料(3)
09-19重庆自考03621社区护理学导论复习资料(7)
10-06重庆自考复习资料:畜牧兽医专业02796畜牧经济管理章节复习第六章(1)
12-28重庆自考林学专业:森林生态学02745名词解释题题型复习资料(4)
10-09重庆自考复习资料:畜牧兽医专业02796畜牧经济管理复习题练习(13)
09-27重庆自考复习资料:畜牧兽医专业02796畜牧经济管理章节复习第五章
10-26重庆自考畜牧兽医专业:动物遗传育种学02794各类题型复习资料(5)
09-14重庆自考林学专业:05042自然资源学简答题复习资料(2)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