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资源评价的主要原则:
1、要根据不同用地和评价目的对土地的要求和土地的质量进行对比;
2、要考虑利用土地的效益和所需的投入进行对比;
3、要考虑不同土地的利用方式取得的不同效果;
4、要以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为前提,用养结合,避免退化;
5、要注意地区差异,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和利用土地的方式上都要强调因地制宜;
6、我国为大农业服务的土地评价目的。
13、简述土地潜力评价、适宜性评价和经济评价的特点与方法。
土地潜力评价:指对土地固有生产力的评价,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性质(土壤、气候和地形等)及其对于土地某种持久利用的限制程度,就土地在该种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对其作出等级划分。
土地潜力评价的方法:确定潜力评价的基础评价单位→建立潜力评价系统→拟定潜力评价表→评定潜力等级。
土地适宜性评价:根据特定的目的对土地利用的具体要求而对特定地区的土地(一般以土地利用类型为单元)进行评价或归类,也就是对某块土地对某种特定用途是否适宜,如果适宜,其适宜程度如何,作出等级的评定。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规划土地评价→确定土地利用种类和明确土地利用要求→调查研究区的土地性质和土地质量→土地利用与土地的比较→提交评价成果。
土地经济评价:采用一定的经济可比指标,对土地的投入、产出的经济效果进行评定的过程。
土地经济评价的方法:
1、确定评价单元:①地理学工作者一般偏向于采用土地类型单位;②土壤学工作者和某些农学工作者则趋向于采用土壤分类单位作为土地经济评价单元,或采用自然地块或田块;③采用行政单位或生产管理单位作为土地经济评价单元。
2、明确评价对象
土地经济评价的对象是指研究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和方式。
3、收集投入产出资料:①传统的定点观测法;②改进的定点测算法;③数据统计测算法。
4、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
对投入和产出数据进行折算,并据各种指标的评价结果求出各类土地的评分。然后,根据一个地区或农业企业的土地评价单元类型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用加权平均等方法,求出一个地区或农业企业的总体评价结果。
14、什么是土地资源调查?简述土地资源调查的主要方法。
土地资源调查:是以土地资源学的学科知识为基础,用遥感和测绘制图等基础,查清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规律的系列过程。
土地资源调查的主要方法:
1、常规野外调查法:选择调绘路线→地形图的定向定位→土地(资源)类型图斑的勾绘。
2、遥感调查法:掌握恰当的调绘底图的比例尺→选好站立点→确定调绘底图的方位→抓住特征地物,远看近判相结合→边调绘边检查,不得漏调和重叠→补测地物→调绘整饰→填写外业手簿。
15、简述土地利用、土地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
土地利用: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一定的经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
土地规划:指一国或一定地区范围内,按照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需要,对土地的合理使用所作出的长期安排。旨在保证土地的利用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做的总体安排和布局。
土地利用规划:对一特定地域内各类土地的供应与需求、开发、利用、保护、整治等进行统筹安排,确定各类土地的用途及其合理利用的目标、规模、结构与利用方式,整治和保护的重点及步骤。
16、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及内涵及各级规划的主要内容。
1.全国规划: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及国土规划规定,确定全国性的土地利用方针、政策和措施,协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土地利用问题,并指明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内重要基础设施及全国性工农基地的规模和布局,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利用方向、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意见,提出指导性规划指标,以及落实规划的政策措施,作为省级规划的依据。
2.省级规划:在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着重解决市、县之间的土地利用问题,提出各市县的规划目标、土地利用方向,并指明跨市、县的基础设施和升级意义的工农业基地的规模和布局,提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指导性指标,以及实施规划的地方性政策和措施,作为市、县规划的依据。
3.市级规划:在省级规划指导下,根据当地的土地资源特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市的规划任务、市内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向、各部门用地布局规模和范围、水利交通等设施的布局和用地范围,并指明跨县的基础设施和市级意义的工农业基地的规模和布局,提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指导性指标,以及实施规划的地方性政策和措施,作为县级规划的依据。
4.县级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层规划。它在省、市级规划指导下,根据当地的土地土地资源特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立本县的规划任务、县内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向、各部门用地布局规模和范围、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布局和用地范围,其核心是在规划图上划出土地利用区域,同时规划出各种区域的土地利用原则,、土地利用方向、限制条件、管理措施,即通过土地利用分区的方法来控制各类用地的布局和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
5.乡级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末级规划。工作重点是,落实县级规划,具体确定居民点用地规模和范围,落实基本农用保护区界线和地块,落实和反映县级规划用地分区界线和用地指标,落实县级规划用地区内每块土地的规划用途等。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重庆自考畜牧兽医专业:动物遗传育种学02794各类题型复习资料(4)
11-072020年重庆自考02899生理学复习资料(2)
01-012020年重庆自考02084组织胚胎学复习资料(3)
09-19重庆自考03621社区护理学导论复习资料(7)
10-06重庆自考复习资料:畜牧兽医专业02796畜牧经济管理章节复习第六章(1)
12-28重庆自考林学专业:森林生态学02745名词解释题题型复习资料(4)
10-09重庆自考复习资料:畜牧兽医专业02796畜牧经济管理复习题练习(13)
09-27重庆自考复习资料:畜牧兽医专业02796畜牧经济管理章节复习第五章
10-26重庆自考畜牧兽医专业:动物遗传育种学02794各类题型复习资料(5)
09-14重庆自考林学专业:05042自然资源学简答题复习资料(2)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