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 “2020年重庆自考00261行政法学复习资料(26)”由重庆成人教育网为考生们提供整理,考生在考前多看重庆自考复习资料,多背重点,更容易通过考试,拿到高分。
重庆自考00261行政法学复习资料
第四节行政赔偿程序
行政赔偿程序是指受害人依法取得国家赔偿权利、行使机关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办法行政赔偿事务应遵循的步骤、方法、顺序、形式的总称。根据《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等法律规定,我国行政赔偿分为两种途径:一种是单独就赔偿问题向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提出;另一种是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一并提起。
一、行政赔偿请求的提出
1.单独提出行政赔偿请求及先行程序
受害人单独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应当首先向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提出,在赔偿义务机关不予赔偿或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才可以向上级机关申请复议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先行程序要求赔偿请求人必须被确认为违法或已经被撤销变更,被法院判决违法而撤销;该行为为终局裁决;事实行为等情形。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在受理和处理受害人单独提出赔偿请求时办理如下手续:一是确认加害行为职权性和违法性;受害人提出赔偿请求;赔偿义务机关受理和处理赔偿请求;制作行政赔偿协议书或者行政赔偿决定书。
2.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
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是指请求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赔偿要求。复议机关或人民法院通常先确认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然后再决定是否赔偿。
分为行政复议程序和行政赔偿诉讼程序:
行政赔偿诉讼是特殊的诉讼形式,它是法院根据赔偿请求人的诉讼请求,依照行政诉讼程序和国家赔偿的基本原则裁判赔偿争议的活动,在起诉条件、审查形式、证据规则及适用程序诸方面都有其自身特点。
行政赔偿诉讼程序的内容:⑴行政赔偿诉讼程序的起诉条件(原告是行政侵权行为受害人;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相应的事实根据;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及受诉人民法院管辖);⑵行政赔偿诉讼的审判组织(合议制);⑶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告初步证据,行政机关充分举证);⑷行政赔偿诉讼的审理方式(诉讼不适用调解,赔偿可以调解);⑸行政赔偿的先予的执行;⑹行政赔偿诉讼的裁判的执行。
3.允许提出数项赔偿要求
《国家赔偿法》规定,请求人根据受到的不同损害,可以同时提出数项赔偿请求。
4.行政赔偿申请书
它是赔偿请求人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的书面文件,也是赔偿义务机关据以审查赔偿请求、裁决赔偿内容及结果的依据。提出赔偿请求,首先应递交赔偿申请书。
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受案与处理
1.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书之后,经审查认为赔偿申请符合条件的,应当通知请求人,并在两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请求人自期间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赔偿义务机关应依法提出赔偿方案。
3.赔偿处理不成。(1)赔偿义务机关对赔偿申请不予理睬或对自己提出的方案不予实施的;(2)赔偿请求人对赔偿义务机关的方案有异议的,包括对赔偿方式、金额、履行期限有不同意见的。处理不成,自两个月期间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赔偿请求人可以提起赔偿诉讼。
三、行政追偿程序
追偿又称求偿,指国家行政机关向表求人支付赔偿费用或履行赔偿义务后,依法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公务员或受委托的组织或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的制度。是国家基于行政机关与工作人员之间特别权力关系而对公务员等实施的制裁形式。
追偿责任构成要件:(1)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已向受害人支付了赔偿金。(2)公务员有故意或重大过失。
第五节行政赔偿的方式、标准和费用
重庆自考00261行政法学资料大全
以上是“2020年重庆自考00261行政法学复习资料(26)”由重庆成人教育网收集整理。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重庆自考复习资料:00259公证与律师制度名词解释(2)
12-11重庆自考06909行政诉讼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
11-16重庆自考复习资料:经济法学专业00249国际私法练习题复习(2)
08-31重庆自考复习资料:经济法学专业00249国际私法练习题复习(4)
09-262020年重庆自考05678金融法复习资料(14)
09-18重庆自考复习资料:00214法律文书与律师实务写作考点(五)
12-19重庆自考经济法学专业:00169房地产法理论知识复习资料(6)
08-28重庆自考经济法专业:07945企业与公司法学知识点总复习(1)
08-232017年10月重庆自考经济法学:劳动法00167复习资料(5)
12-132017年10月重庆自考经济法学:劳动法00167复习资料(8)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