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简述防治公害的法律制度我国防治公害的具体法律制度包括四项,分别是: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制度, 清洁生产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现场检查制度
17.简述我国《水法》对节约用水的规定:1、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建立节水型社会2、实行用水计量及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3、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4、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应当制定节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设节水设施。
18.简述我国环境保护法在空间的适用范围:1、全国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全国范围内有效2、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规章的效力及于该地区3、我国某些环境保护法律既有“域外效力”4、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效力优于国内法5、国内跨区环境保护法的适用。
19.简述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体系:是指由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有机统一体。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可以概括为包括以下是 几个方面:(1)《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范,2)综合性环境保护基本法,(3)自然资源保护单行法律、法规,(4)防治环境污染单行法律、法规,(5)环境保护纠纷解决程序法律、法规,(6)环境保护标准中的环境保护规范,(7)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规章,(8)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9)我国参加和批准的国际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
20.简述关于防治公害的法律制度:我国防治公害的具体法律制度包括四项,分别是: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制度, 清洁生产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现场检查制度
21.简述我国关于控制固体废物污染转移法律规定的基本内容: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是否可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所作的规定是:1.转移固体废物需经批准2.禁止或者严格限制固体废物进口3.禁止过竟转移危险废物
22.简述排污费主要用于哪些方面:答:1)重点污染源防治项目2)区域性污染防治项目3)防治污染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示范和应用项目4)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
23.简述国际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答:1)尊重国家主权的原则2)新的全球伙伴精神“原则3)公平承担责任原则4)承担污染损害责任原则5)和平解决环境争端原则
24.简述生态补偿的概念与原则:通常说说的生态补偿就是弥补生态系统的损失、消耗、恢复生态系统平衡和生态功能本书所指生态服务功能受益者向生态服务功能提供者支付费用的行为,原则:1、受益者、破坏者付费,保护者、受害者受偿的原则2、统筹协调、共同发展的原则3、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
25.简述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原则:答:1)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实行全过程管理的原则2)对固体废物实行“三化”管理原则3)禁止排放固体废物和强制处置原则4)处置与分散防治相结合的原则5)险废物实行特别严格的控制和重点防治的原则6)污染者承担污染防治责任原则
26.简述环污染环境罪的犯罪构成答:犯罪构成要件是指《刑法》所规定的组成犯罪构成有机整体的各个要件。这些要件是任何一种犯罪都必须具备的。它们是:(1)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侵害或者威胁的社会主交权益。(2)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及所造成的危害后果。(3)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单位和个人。(4)犯罪主观方面,是指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者对其行为及结果的心理状态,即故意或者过失犯意。
27.简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宣言和公约。答:(1)1972年6月5日-16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设立,大大地推国动了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为纪念这次会议,联合国大会决定以每年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2)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 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又称地球宪章)、《21世纪议程》、《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重要文件,发出了建立起一种“新的全球伙伴关系”的口号,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3)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举行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作为政治宣言的《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
28.简述解决公害民事赔偿纠纷程序的特点:1、是解决平等双方当事人的公害民事赔偿纠纷程序2、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关和人民法院以“第三者”的身份处理纠纷3、实行举证责任转移原则4、实行因果关系推定原则5、实行较长的诉讼时效。
29.简述环境污染的民事责任的特点答:与一般民事责任以至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相比较,公害民事责任具有一列一些特点:(1)公害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2)公害民事责任是平等双方当事人一方对另一方所承担的责任。(3)公害民事责任的范围与环境污染危害造成的损失相当大。(4)公害民事责任不以致害人的过错为构成要件。
30.简述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管理: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1、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2、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向评价3、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重庆自考复习资料:00259公证与律师制度名词解释(2)
12-11重庆自考06909行政诉讼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
11-16重庆自考复习资料:经济法学专业00249国际私法练习题复习(2)
08-31重庆自考复习资料:经济法学专业00249国际私法练习题复习(4)
09-262020年重庆自考05678金融法复习资料(14)
09-18重庆自考复习资料:00214法律文书与律师实务写作考点(五)
12-19重庆自考经济法学专业:00169房地产法理论知识复习资料(6)
08-28重庆自考经济法专业:07945企业与公司法学知识点总复习(1)
08-232017年10月重庆自考经济法学:劳动法00167复习资料(5)
12-132017年10月重庆自考经济法学:劳动法00167复习资料(8)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