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地区教育: 渝中区| 万州区| 涪陵区| 大渡口区| 江北区| 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 南岸区| 北碚区| 綦江区| 大足区| 渝北区| 巴南区| 更多
当前位置:重庆成人教育网>自考资料 > 艺术类 > 正文

重庆自考动画设计专业:03511中外电影史考前重点复习资料(2)

时间:2022-08-08 03:47:52 作者:储老师

重庆自考动画设计专业:03511中外电影史考前重点复习资料(2

 

第二章 新时期的中国电影(1979-至今)

中国导演代际划分第一代导演:中国电影的开拓者(1905-1930

       代表人物:郑正秋、张石川

       代表作品:《难夫难妻》(1913) (第一部短故事片)

《劳工之爱情》(1922)

《孤儿救祖记》(1923(家庭伦理题材的“范式文本”)

《火烧红莲寺》(1928)(第一部武侠片)

《歌女红牡丹》(1930) (第一部有声故事片)

第二代导演:第一代导演的学生(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代表人物:蔡楚生、孙瑜、史东山、费穆、袁牧之、郑君里、吴永刚、沈浮、桑弧

       代表作品:《神女》《渔光曲》《桃李劫》(l934)、《大路》(1935)、《马路天使》《十字街头》(l937)、《一江春水向东流》《假凤虚凰》《太太万岁》(1947)、《万家灯火》 《小城之春》((l948)、《乌鸦与麻雀》(l949

第三代导演:建国后的第一代(1949-1966

       代表人物:北影四大帅(成荫、水华、崔嵬、凌子风)、南谢(谢晋)北谢(谢铁骊)等

       代表作品:成荫;《南征北战》(1952)、《停战以后》(1962)、《西安事变》(l982)

             水华:《白毛女》(1950)、《林家铺子》(l959)、《烈火中永生》(1965)、《伤逝》(l981)凌子风:《红旗谱》(1960)、《骆驼祥子》(l982)和《边城》(l984)

谢晋:《舞台姐妹》(1964) 《天云山传奇》(1980)、《牧马人》(l981)、《高山下的花环》(1984)、《芙蓉镇》(1986)

谢铁骊:《早春二月》(1964) 《知音》(l981)、《包氏父子》(l983)、《红楼梦》(1985)

第四代导演:六十年代电影学院的毕业生 (文革后拍片)

       代表人物:吴贻弓、吴天明、张暖忻、黄健中、滕文骥

       代表作品:《小花》(黄健中,l979)

           《城南旧事》(吴贻弓,1982)

           《邻居》(郑洞天,l981)

           《逆光》(丁荫楠,l982)

           《小街》(杨延晋,l981)

           《乡音》(胡柄榴,l983)

           《青春祭》(张暖忻,1985)

           《生活的颤音》 (滕文骥,1979

第五代导演:八十年代初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82届毕业生为主体)

       代表人物: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黄建新、冯小刚(不是第五代的第五代导演)

       代表作品:《一个和八个》(张军钊,1983)

   《黄土地》(陈凯歌,1984) )《大阅兵》(陈凯歌,l986)                     《孩子王》(陈凯歌,l987)

            《盗马贼》(田壮壮,1985)

            《黑炮事件》(黄建新,1985)

            《绝响》(张泽鸣,1985

            《红高粱》(张艺谋,l987)

第六代导演:八十年代中期接受电影教育在九十年代初开始拍电影的一批导演(主要是电影学院85级的学生)

       代表人物:张元,路学长,贾樟柯,王小帅,陆川,霍建起,李少红,孙周,姜文,叶大鹰,冯小宁

       代表作品: 《妈妈》(张元,1990)

           《淹没的青春》(胡雪扬,1994)

           《冬春的日子》(王小帅,l994)

             《周末情人》(娄烨,l994)

             《头发乱了》(管虎,1995)

            《长大成人》(路学长,1995)

              《红河谷》(冯小宁,1996

             《小武》(贾樟柯,1998

            《那山·那人·那狗》(霍建起,1999

         《可可西里》(陆川,2004

 

电影发展概述

一、新时期电影(1979-1989

第三代导演:谢晋电影与大型历史片

谢晋模式

谢晋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叙事表现体系和电影美学风范。

(1)功能范式:女性拯救男性的范式。比较而言,男性具有社会政治和伦理的双重生命,而女性总是在男性政治生命出现危机的时刻,以拯救者的身份给男性以慰藉。谢晋放大、升华了女性身上的“母性”功能,在他的影片中,她们都体现出一种包容性和忍耐性,形象饱满、丰实。这在《天云山传奇》、《芙蓉镇》中体现得最为集中和明显。例如《天云山传奇》中冯晴岚之于罗群,《芙蓉镇》中胡玉音之于秦癫子。

(2)道德(伦理化)的人物塑造范式。谢晋的影片塑造了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对女性人物的刻画十分成功。谢晋影片的女主人公都选择形象、气质好的演员,如陈冲、刘晓庆、李秀明等,同时着重在人物身上加入中国传统女性的要素(即恭、宽、信、敏、慧,孝、智、礼、忠、勇),使人物富于一种道德审美性,进而能够引起观众极大的共鸣,产生极大的轰动效应。

(3)抒情的煽情范式。谢晋的影片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缝合性的常规叙事镜语,非常善于把握调动观众的情绪,影片往往充满抒情、哀伤的色彩,从而与观众达到某种互动。

大型历史片

《南昌起义》(汤晓丹,1981

《西安事变》(成萌,1981

第四代导演:纪实美学  迟到的感叹

巴赞、克拉考尔的“生活纪实说”成为20世纪80年代普遍认同的理论:在“假大空”、“三突出”模式的长期禁锢中,孕育了痛恨虚假、渴望真实的广泛的社会意识。巴赞、克拉考尔纪实主义美学的引进,恰好契合了当时的社会心理背景和哲学文化背景,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得到了我国电影届的积极认同。

第四代导演前期的代表作品:

《沙鸥》(张暖忻导演,1981

       1982年金鸡奖导演特别奖;文化部1981年优秀影片奖

张暖忻(19401995) 196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以《沙鸥》一片获1982年金鸡奖导演特别奖。接着又拍摄了《青春祭》、《北京,你早》。张暖忻是纪实美学最早的实践者。

《邻居》(郑洞天,徐谷明导演,1981

散文电影

《城南旧事》(吴贻弓导演,1982

导演运用细腻的手法与饱满的诗意情感对现实进行温情、淡雅的描述。电影的风格呈现与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有着相通之处。

它以“离去”概括的情绪基调置换了故事的线性叙事过程,叙事结构的逻辑承递关系被情绪的潜在流贯性所代替。“离去”的情绪主调在“英子与秀贞、妞儿”、 “英子与小偷”、“英子与宋妈”三个叙事片段之间复沓。正如林海音所述:“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我而去。”最后连“亲爱的爸爸也去了,我的童年结束了”。“离去”作为童年时光所伴随的主调,自然在叙事过程中将不同事件的分叙聚合在一起,从而在总体上造就了《城南旧事》的散状结构。

第四代导演创作后期的代表作
纪实美学的新发展

在“第四代”创作的后期,比较引人注目的是谢飞和黄蜀芹。谢飞导演的一系列影片多次在国际上获奖,

《湘女萧萧》(1986)、《本命年》(1989年,获第四十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香魂女》(1992年,获第四十三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黑骏马》(1995)等。

他的电影紧跟了社会时代的脚步,既有“反思”(《我们的田野》)、“寻根”(《湘女萧萧》),也有“新写实”(《本命年》)和“多样化”(《香魂女》)往往从表现现实生活对普通人的影响来反映社会价值观的变化

张暖忻的《青春祭》(1985)

野山 本片于1986年获第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 、最佳女主角奖(岳红)、最佳男配 角奖(辛明)、最佳录音奖(李岚华 )、最佳服装奖(麻利平)

第五代导演:影像美学  反叛与呼唤

作为“文革” 的亲历者和受害者,第五代导演是认同感和幻想被彻底砸碎的一代人。正是这种最真实最痛苦的社会生活经历,决定了“第五代”精神历程的走向,从而造就了他们“叛逆”的精神品性。

《红高粱》是张艺谋用影像书写的民族寓言,描写了一群“敢爱敢恨敢生敢死的人”,赞颂了生命力的刚毅顽强,“我爷爷”与“我奶奶”自然生命力的张扬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的“颠轿”、“野合”、“酒誓”等段落热烈奔放、激情四溢。影片色彩运用丰富,以红色作为基调,红色的轿子、大片的高粱地、红高粱酒乃至最后红色的天空和黑色的太阳都给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

二、后新时期电影(1990-至今)

 ()主旋律与多元化格局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方针的提出是伴随着国家政治文化语境再次渗入电影中成为一种主导力量而逐步得到确立的。

19872月,在以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为中心议题的全国故事片厂厂长会议上,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提出了“作品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内容,应该成为我们文艺的主旋律”的概念。紧接着,在3月份举行的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电影局首次提出了“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

我国文艺的“二为”方向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具体体现,使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完满地统一起来。

为了响应这一号召(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1988年开始,国家先后投入创作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以体现时代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党和军队形象及革命历史事件为诉求的主旋律影片。

19877月,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建军60周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40周年,以及建国40周年大庆,经中央批准,在北京成立了以丁峤为组长的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随后,该小组更名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

主旋律电影1---重大革命历史题材

1991---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年

主旋律电影2---现实题材

《龙年警官》(黄建中,1990)(展示警官工作和情感世界)

《特区打工妹》(张良,1990)(反映山村姑娘的特区打工生活

《焦裕禄》(王冀邢,1990

《世界屋脊的太阳》(谢飞/王平,1991)(展现西藏工作者生活

《烛光里的微笑》(吴天忍,1991)(塑造为学生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形象)《离开雷锋的日子》(雷献禾/康宁,1996

              (关注现代社会人们的道德状况)

《那山 那人 那狗》(霍建起,1999)(表达父子间消除隔阂享受人间真情)

《美丽的大脚》(杨亚洲,2002)(展现山村女教师形象)

《郑培民》(郑洞天,2004

《生死牛玉儒》(周友朝,2005

《天狗》(戚健,2006

                     (反映农村现实)

 

《香魂女》(谢飞,1993)(反思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与人关系)

《被告山杠爷》(范元,1994)(反映农村新生活)

《孔繁森》(陈国星,1995

(二)第六代导演

20世纪90年代从1990年到1999年这十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坚持作者化立场,走非主流制作道路),他们的电影很难进入中国电影的主流。直到21世纪,以张元、路学长、张扬等人为代表的新生代导演,推出了《我爱你》、《绿茶》、《卡拉是条狗》等可以在主流影院占据一席之地的影片,标志着新生代真正进入了中国电影的主流。

张元

《妈妈》(中国第一部独立电影 )1990--讲述了弱智生命在常态生活中的故事

本片荣获1990年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和公众大奖、1992年瑞士国际电影节导演特别奖、1992年英国爱丁堡电影节欧洲影评人菲普雷希奖、1993年获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影评人奖

北京杂种》1993---描述一群摇滚青年被边缘化掉的生活与情感

东宫西宫》(1997)(男同性恋电影)

获得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三项大奖及意大利托米那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意大利波来拖艺术节戏剧大奖和斯洛文尼亚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王小帅

《冬春的日子》 (被禁映) (1993

《极度寒冷》(被禁映)(1997

《扁担姑娘》 (被禁映)(1999

《十七岁的单车》 (被禁映) (2000

《二弟》(2003) (被禁映)

《青红》(2005

贾樟柯

《小武》 (被禁映) (1997

《站台》 (被禁映) (2000

《公共场所》《狗的状况》(2001 DV纪录片)

《任逍遥》 (被禁映) (2002

《世界》(2004 进入体制内制片)

《东》

《三峡好人》(2006 三峡移民为背景)

奠定了贾樟柯国内文艺片导演的领军人物,也是目前在国外颇有声誉的国际大导演

姜文

《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 自编自导自演)

       获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鬼子来了》(2000 自编自导自演)

       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太阳照常升起》(2007 自编自导自演)

       44届金马奖最佳剪辑奖

《让子弹飞》(2010 自编自导自演

                 票房将近7亿 )

   31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奖

(三)贺岁片与商业大片

是指在元旦、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

寻求适合家庭消费的娱乐,感受快乐和放松,贺岁片的风格应该是轻松、幽默、老少皆宜,具有强烈的观赏性和娱乐性,选择带有娱乐性、消遣性的喜剧片或故事片。

冯小刚

1990年,他与郑小龙初次合作编写剧本《遭遇激情》,后被夏刚拍成电影,影片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等四项提名。他再次与郑小龙合作编写了电影剧本《大撒把》,摄制发行后,获得第十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等五项提名。

1994年,他导演了描写城市题材的处女作《永失我爱》。

国内第一部贺岁电影:《甲方乙方》(1997

商业片

集合了多种商业元素,例如当红明星、知名导演、复杂的特效、大投资、大规模宣传、全国或全球同步上映等。

霍建起

《那山、那人、那狗》由霍建起执导,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反映邮政题材的电影故事片之一。 影片充满着山乡风味,讲述了一个已退休的父亲带着第一天接班当乡邮员的儿子走那条已走了二十多年的邮路,一路跋山涉水,父子俩渐渐消除了心中的隔阂。影片风格清新、自然,展示了父子俩中的深切亲情,同时本片展示的湘西迷人风光及淳朴民风也是一大看点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重庆自考报考系统

自考报名入口

注:重庆2022年10月自考报名时间为7月8日...

准考证打印入口

注:重庆2022年10月自考报名时间为7月8日...

热门院校专业

更多院校>>
school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ChongqingUniversity,CQU),简称重大,位于重庆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重庆市、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 [186]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为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波大学联盟、一带一路高校联盟、“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school

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位列国家“双一流”、 “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双一流”农科联盟成员高校。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百校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school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重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单位,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

school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重庆师大”,位于中国直辖市重庆,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 入选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首批合作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school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简称“重邮”,坐落于直辖市——重庆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2011计划”核心协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四所邮电高校之一,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school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CQJTU),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共建的一所交通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为“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发起成员、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核心成员。

school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重理工,坐落于中央直辖市重庆,是中国兵器协同创新联盟、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单位,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市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

school

重庆三峡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坐落于重庆市万州区,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以文、工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选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理事单位,“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成员,是山东大学对口支援高校。

school

重庆文理学院

重庆文理学院(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位于重庆市,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其前身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渝州教育学院分别创办于1976年和1972年;2001年5月,两校合并组建为重庆渝西学院;2005年4月,学校更名为重庆文理学院。

school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科技学院(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始建于1951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是一所以工为主,以石油与化工、冶金与材料、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保为特色,涵盖理、工、经、管、法、文、艺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入选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数据中国“百校工程”、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21年成为重庆市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