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00658新闻评论与写作重庆自考复习资料汇总
重庆自考是提升学历的一大方法,重庆自考本科历年来通过考试的毕业生挺多,失败的也不少,所以重庆成人教育网为大家收集了“00658新闻评论与写作重庆自考复习资料(1)”,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第一章 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
新闻评论学是新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和写作规律的科学。
概念
新闻评论学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治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它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体裁,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的评论文章和节目的总称。
新闻报道(包括消息、通讯、调查报告等)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基本的体裁。
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的关系(领会):
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在表现方法和写作特点上有明显的区别。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而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议论,讲道理。
一、新闻性
1、现实的针对性:它的内容是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的,针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包括人民群众中的某些热点、难点问题发表意见。(新闻评论可以针对一件新闻事实、一种倾向、一个问题发言,但这些都应当是当前最值得评论的,最需要通过评论来发表意见的,也就是具有评论价值的。)
2、强烈的时效性: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形势,及时提出问题,不失时机地对某些重要事件和问题作出反应或表明态度。(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并不是单纯地求快,而是要根据形势和评论内容的需要及时发表意见。发言要适时,要选择恰当的时机,以求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
二、政治性
1、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新闻宣传总是代表一定的阶级、政党或政治集团的利益,总是要反映一定的观点和倾向。
新闻评论的政治性,主要表现在它针对那具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围绕重要的政治事件以及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事实求是的分析,阐明党的立场和主张。
2、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
有些新闻评论并不是直接论述政治事件或问题。(比如,有些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具体的业务技术问题、学术问题等,从业务技术的角度去分析,就不是新闻评论的任务。如果这类问题涉及到思想、政治或政策方面的问题,那就应当进行分析评价或者表明态度。有些业务问题如文学艺术问题、体育问题,如果是需要进行评论的,也要从思想、政策、理论的高度,探索其普遍的政治意义,而不能就事论事。)
三、群众性
1、面向广大受众
新闻评论的内容,应当是广大群众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它提出的问题应当是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又是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的。即使是专业性的新闻媒介,在宣传上也要尽可能面向更大的范围的受众,以求更充分地发挥作用。
2、吸引群众参与评论工作
要求新闻媒介尽量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包括参加评论的写作。(这样可以使新闻评论拥有更广泛的作者,使评论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经常地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也更能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
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一、引导的作用
作为新闻媒介的重要宣传手段,新闻评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和重要问题作出分析,可以旗帜鲜明地表彰先进,针砭时弊,帮助群众明辨是非,区分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可以就群众中某些疑惑不解、莫衷一是的问题,为他们释疑解惑;还可以使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为他们指明方向。
二、监督的作用
我们的新闻宣传要以下是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但正面宣传也应该包括舆论监督的内容,这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取得积极的社会效果。鞭挞假恶丑正是为了弘扬真善美。因此,新闻评论在弘扬先进思想和精神的同时,还要不断揭露和抨击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这些不良现象和风气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这也正是为了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三、表态的作用
作为一种直截了当的发言方式,新闻评论可以代表新闻媒介对当前的重要事件和问题表明态度。这是符合广大受众的需要的。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面临某些重大事件的时候,人们总是希望知道新闻媒体的看法,听到它们的声音,了解事件的真相,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问题的实质,从而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新闻评论的作用尤为重要。对于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有时还可以通过发表评论的方式,表明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态度。
四、深化的作用
新闻评论的政治性决定了它要尽可能从思想、政策、理论高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应局限于就事论事。我们说新闻评论要善于务虚,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摆事实和讲道理结合起来,说明事物的实质和意义。这样的评论就有理论色彩。评论所面对的新闻事实往往是具体的、零散的、微观的,这就需要通过分析、综合和提炼,衡量它是否符合党的政策,是否代表了客观事物的发展方向,从而作出判断。受众看到或听到的是具体的事实,而评论则是要通过分析,进行提炼和升华,使他们从思想上、政治上领悟到某种道理,理解客观事物所包含的社会意义。
第二章 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
选题----选题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对新闻评论来说,就是选择所要评论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也就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就一篇评论来说,选题就是确定论题,主要是指它提出的是什么问题,是针对什么问题发言的。)
立论----新闻评论的立论,就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它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统率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选题和立论的选择
选题和立论是新闻评论写作过程中构思酝酿阶段的两个主要环节,关系着评论的整体。两者是相互渗透的,不能截然分开。人们在确定论题时,往往就同时考虑立论了。在一般情况下,选题在先,立论在后。
选题和立论也存在不一致的时候,在实践中,甚至常常出现选题相同,而立论各异的实际情况。所谓立论各异,即论述同一论题,在不同时期,不同的读者对象和不同性质的报刊,其中心思想和侧重点并不都是一致的,也不可能和不应该强求一致。实际上,立论各异情况的出现,正是由于立论的角度、针对性和侧重点因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所决定的。
选题和立论在评论写作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就评论写作的过程而言,一般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构思阶段的选题和立论;二是提笔阶段的论述和说理。这就是说选题和立论是评论写作过程的第一道程序,也是关键性程序,直接关系到评论的成败。
其次,就衡量评论作品的标准而言,选择和评价一篇新闻评论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是选题立论是否有针对性和迫切性。如果选篇立论不切实际,论述和说理再好也是徒劳无益的。
再次,就写作思维而言,论题选择得好,立论又有独到之处,评论写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如古人刘勰所说:“经正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有助于提高写作质量。
新闻评论的论题从哪里来?
其一,是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这些不仅是选题的重要来源,而且有助于选题和立论体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赢得人们的重视。
其二,是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这是新闻评论选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其三,是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这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是结合实际引导舆论、发挥教育功能的好教材,也有助于评论选题富有新闻性和时代感。
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在选题立论上,我们必须警惕和避免两种不良倾向:一是不动脑筋,照搬照抄文件,孤立地从文件中找题目,而不联系实际,不作具体分析,不解决任何问题;或者反过来,不了解全国工作大局,自以为是,标“新”立异,以致使选题立论有意无意地跟中央精神“唱反调”。二是赶浪头,“凑热闹”,大轰大嗡,人云亦云;或者反过来,拖拖拉拉,松松垮垮,不讲究时效,缺乏预见性。总之,选题、立论务必遵循科学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结合实际。
立论针对性----立论的针对性,指的是立论能够针砭时弊,针对不良社会风气和倾向性矛盾,针对偏颇乃至错误思想,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辩的方式对症下药,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立论针对性的意义
立论有没有针对性,能不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是衡量新闻评论作品能否产生社会效应,能否促使事物发展的一项首要标准。立论具有针对性,能够命中鹄的、言当其时,方能引起读者的反响、共鸣和关注,进而发挥引导舆论的功能;反之,无的放矢,就事论事,隔靴搔痒,乃至无病呻吟,这样的文字毋宁说是做文字游戏,只会浪费读者时间甚至引发读者反感,自然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
立论前瞻性-----前瞻性指的是能够及时洞察矛盾和预测将会出现的矛盾,尽早去探寻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而设想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以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引导舆论,推动事物的发展。
由头----所谓由头,就是特指据此引发议论、印证论点的事实性材料。有了典型而又恰当的由头,议论也就有了头绪。只要由头的事实构成新鲜引人,整理融合得好,且能在融合上生发独到之见,即使老论题也不难引发出新意。)
立论角度-----立论角度就是指立论的落脚点和针对性。(事物的矛盾是复杂的,立论的角度自然也应该是多样的。只有不断探寻新的角度,随着落脚点和针对性的变换,可以写出各种角度的具有新意的文章来。角度的新颖与否,决定着议论的思路,有助于立论的深化,直接影响评论的质量和作用。)
立论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的重要意义
立论有没有针对性,能不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是衡量新闻评论作品能否产生社会效应,能否促使事物发展的一项首要标准。立论具有针对性,能够命中鹄的、言当其时,方能引起读者的反响、共鸣和关注,进而发挥引导舆论的功能;反之,无的放矢,就事论事,隔靴搔痒,乃至无病呻吟,这样的文字毋宁说是做文字游戏,只会浪费读者时间甚至引发读者反感,自然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
这次给大家带来的“00658新闻评论与写作重庆自考复习资料(1)”希望大家能用以复习,考出好成绩。更多重庆自考本科复习资料,可点击我办“重庆自考复习资料”栏目查看。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0年重庆自考00838语言与文化复习资料(4)
08-15重庆自考英语专业:00604英美文学选读课程重点资料(2)
11-142020年4月重庆自考00831英语语法复习资料(6)
12-14重庆自考英语专业:00600高级英语重要词组复习资料(6)
09-17重庆自考汉语言文学:00540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08-202020年重庆自考00394幼儿园课程复习资料(12)
08-20重庆自考复习资料:汉语言文学专业00037美学知识点学习(2)
11-142021年重庆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8)
08-152020年重庆自考00536古代汉语复习资料(9)
10-062017年10月重庆自考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0538复习资料(1)
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