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是重庆自考生网为考生收集、整理的重庆自考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7)同学们在考试前一定要多看看重庆自考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汇总】来巩固知识,争取拿到好成绩。
第三节《离骚》
性质不同:楚辞以抒情、议论为主,主观抒发意味特别浓重;赋则以客观的咏物、摹画、夸饰为
1.《离骚》的题义和创作时间主,缺少主观情感的抒发。
2.楚辞的产生。理解:
综合运用:楚辞产生的相关要素。①《离骚》题义辨析。
一、楚辞首先是楚文化的产物。1、司马迁谓“离忧”,可能涵盖“遭遇忧愁”和“离愁别绪”二义。班固解为“遭忧”,王逸
1.楚辞的产生,与楚声、楚歌有直接联系。解为“别愁”,是分而言之。
2.楚辞的产生与楚国民间“巫歌”关系密切。2、近人游国恩认为《离骚》可能本是楚国一种歌曲的名称,其意义则与“牢骚”二字相同。
3.楚辞中充满着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着道地的楚地方言等。这个说法,从音乐和意义两方面提示《离骚》题义,较前人显然更为深入,但在释义方面,似不
二、楚辞的产生还受到北方文化的影响。如马、班之说更为古直而切合作品旨意。
1.南北的思想文化相互浸润,中原先进的制度、文化渐为楚文化所汲取。②《离骚》创作时间辨析。可能作于屈原被流放江南之时,即作于顷襄王初年。
2.战国时期北方纵横家铺叙华辞的风气,当也对楚辞有不小影响。2.《离骚》的主题
楚辞是在南北文化交流的新的时代环境下,诞生于楚国的地域特色鲜明的新诗体。综合运用:《离骚》的思想内容。
3.楚辞的文体特点一、“美政”理想和深沉的爱国情感。屈原洞察诸侯争霸的形势,提出了他的“美政”理想。
综合运用:楚辞的文体特点。遭际的不平并没有销蚀他深厚的爱国情感,祖国的独立和强盛,始终是屈原最为关心的事。强烈
一、类于《诗经》而有所改造的样式,如《天问》。的爱国感情使屈原决定以死殉国。这是《离骚》最令人感佩的主题之一。
二、以《离骚》、《九歌》等为代表的典型样式。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格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对于“美政”理想,屈原求索不
1.从诗风言,铺排夸饰,想象丰富,是楚辞的共同特征。已,九死不悔;对于奸佞群小,他痛加指斥,无情抨击。表现屈原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对奸佞小
2.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人的批判蔑视,是《离骚》的一个主要内容。
3.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涌现,另外,“兮”字、“些”字作为3.离骚的艺术特点
虚词叹语,极其频繁地写入楚辞,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综合运用:《离骚》的主要艺术特点。
一、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离骚》前半回顾往事,基本是实写,但那些以比兴手法铺叙
第二节屈原及其创作
夸饰自己的美好品质的诗句,已具有奇异想象的特色;后半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火一般的激情、
1.屈原的生平际遇深厚的故国情怀,经过壮丽奇幻的描写,更显得真挚执着,美丽感人。
二、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抒情诗,高贵的出身,简单运用:《九章》的风格。
崇高的理想,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人格,及其异常浓烈的情感,构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九章》这组诗歌并非写于一时一地,就其主题而言,大体与《离骚》相同,但在艺术表现上则
完美形象。这个形象具有象征意味,表现了这篇抒情长诗的精神实质。大不相同:《离骚》把激越跳动的情感和奇幻的想象夸饰融合在一起,浓墨重彩、波澜壮阔;而《九
三、比兴手法的拓展。《诗经》所开创的比、兴手法,为屈原所继承并做了很大的拓展。《离章》则是直书胸臆,让奔放的激情直接倾泻,文笔较为朴素。如《哀郢》中直抒孤苦忧愤的思念
骚》运用了更丰富的喻象,在长篇诗歌中连续使用比兴,更重要的是把《诗经》那种喻象、喻体郢都之情,写得平实素朴。即使是写景的诗句,也不似《离骚》的奇幻壮丽及《九歌》的飘逸幽
各自独立的单纯比喻合二为一,熔铸成浑融的艺术境界,使之具有了象征的意义。《离骚》在《诗渺,如《哀郢》中写长江两岸的风物,文笔平实凝重。《九章》这种平实素朴的艺术特色,体现了
经》基础上拓展的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我国文学史中著名的香草美人的托喻屈原创作的另一种风格。
手法的传统,影响深远。3.《天问》和《招魂》
四、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识记:《天问》简况。
《天问》是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诗歌,是仅次于《离骚》的长诗。保存了许多神话传说和远古
1)全诗都围绕着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这个中心来谋篇布
局。诗作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一实一虚,回环往复,抒情写志通彻淋漓。后一部分多重奇幻境界史料,有较大的史料价值。
的描述,又使诗章跌宕起伏,使思想情感得到了尽情挥洒。简单运用:《招魂》的艺术特色。
《招魂》可能是屈原替楚怀王“招魂”的作品,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其主要特色有二:
2.)在形式和语言方面,屈原既采用了民歌形式,也汲取了散文的笔法,成为一种句式长短不
拘、韵句散语相间的新的文学表现形式。同时,他开始构创了长篇巨制。《离骚》后半表现诗人的一、结构精密完美。例如写“巫阳下招”,这样结构精严,依据方位和事物层层铺叙渲染的表
思想活动,往往设为主客问答,铺排描写,这种形式特点对后来汉赋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离现方式,对后来的汉赋的影响甚巨。
骚》语言丰富多姿,草木鸟兽纷至沓来,双声叠韵比比皆是。诗人还吸收方言入诗,增强了楚辞二、长于铺排描摹。例如它写四方的可怖,罗列众多可怕的事物,还描绘出它们可怕的形象。
的地域特色。想象夸张,新奇怪异,描摹事物,穷形尽相。
第四节屈原的其他作品第五节宋玉及其他楚辞作家
1.《九歌》
识记:宋玉及其赋作。宋玉是屈原之后的一位楚辞作家,作品《九辩》。
理解:《九辩》题义。
识记:《九歌》篇目。
《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九辩本是上古乐曲之名,其实就是由多个乐章组成的乐曲。从创意看是自悲生平之作。
《国殇》、《礼魂》,共11篇祭神歌曲,除《礼魂》为组曲通用的送神曲外,每首歌曲都主祭一神。
理解:《九歌》内容。《九辩》其实就是由多个乐章组成的乐曲,是宋玉自悲平生之作。它的艺术特色:
在民间祭神歌舞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祭神的同时,也寄托着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九一、长于铺排描摹,并在描绘中创造较为圆融的意境。如开头那段广为传涌的文字,渲染秋
歌》所祭之神包括主司天、地、人的各路神灵,司天之神如东皇太一神、云神、日神;司地之神气之肃杀萧瑟,横铺纵叙,把诗人的际遇悲伤之感烘托得更加深切浓重。
如湘水神、河神、山神;司人之神如命运之神等。二、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写落木之枝萎叶衰,从叶片到枝干,由形态到色彩,都刻画得细
简单运用:《九歌》艺术表现的特点。微真切。
一、屈原在《九歌》中既写出了神的灵异,更写出了神的“人性”,神性和人性统一在一起。三、《九辩》的造语用词也很可称道。韵散相间,长短不拘,参差错落,抑扬变化。
二、叙写神灵的活动和神灵的情感,描绘神灵的环境和气氛,本就是一种清新幽渺的境界。再加
上作品侧重描摹神灵之相思、人鬼之空恋,造就了奇特瑰丽、色彩斑斓的艺术境界。综合运用:《九辩》的艺术特色及其与《离骚》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2.《九章》
《九辩》与《离骚》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识记:《九章》篇目一、从思想内容来说,《九辩》的思想境界不及《离骚》,尽管它也有自标高洁的咏叹、批判《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和《悲回风》。奸佞群小、揭露政局的黑暗,但是宋玉缺少屈原那种激切的情思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面对不平际遇,他采取退守保身的态度,甚至有感恩阿谀之嫌。分析秦亡原因,提出君臣间应相互尊重、信赖,行文质直切实,明白晓畅,有说服力。
二、从艺术表现看,《九辩》不失为楚辞中一篇精品。《九辩》中的句法固然是对屈原的继承,②贾谊生平。
但运用似较屈原更为圆熟。而双声叠韵字和重叠词的大量使用,更增强了诗歌的文字美和韵律美。善属文,颇通百家之书。文帝召为博士。因年轻气盛,对政权建设多有建议,遭老臣嫉恨。贬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京。文帝十二年卒。
第二编秦汉文学
③晁错生平。
第一章秦汉散文
曾随张恢学申商刑名之术。景帝时官至御史大夫。因力主削藩,七国乱起时,被腰斩。
④枚乘《上书谏吴王》。
理解:秦汉散文的发展脉胳
秦仅李斯,受战国纵横家影响。汉散文创作的主流,文体:政论文,文风:切中时事,朴厚劝说吴王应遵守君臣之义。比譬叠出,委婉设辞很有文采。
无华。
西汉初期贾谊等的情感浓重、文气纵横——西汉中后期刘向等的引经据典——东汉前期王充简单运用:西汉初期散文概况。
等的崇实诚、斥虚妄,通达深刻——东汉后期王符、仲长统等的抨击时弊,愤世嫉俗。行文造语从刘邦称帝到汉景帝末年,是西汉王朝政治文化发展的初期。王朝初建,一方面,革除秦朝暴政;
在东汉后期向骈俪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鼓励为新朝的政权建设出谋划策。这个时期的散文,主要是与治国有关的政论,针对
现实,行文平实明白。同时,受战国策士影响,大多又具有纵横家的遗风。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0年重庆自考00838语言与文化复习资料(4)
08-15重庆自考英语专业:00604英美文学选读课程重点资料(2)
11-142020年4月重庆自考00831英语语法复习资料(6)
12-14重庆自考英语专业:00600高级英语重要词组复习资料(6)
09-17重庆自考汉语言文学:00540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08-202020年重庆自考00394幼儿园课程复习资料(12)
08-20重庆自考复习资料:汉语言文学专业00037美学知识点学习(2)
11-142021年重庆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8)
08-152020年重庆自考00536古代汉语复习资料(9)
10-062017年10月重庆自考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0538复习资料(1)
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