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地区教育: 渝中区| 万州区| 涪陵区| 大渡口区| 江北区| 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 南岸区| 北碚区| 綦江区| 大足区| 渝北区| 巴南区| 更多
当前位置:重庆成人教育网>自考资料 > 文学类 > 正文

重庆自考汉语言文学:00540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第九章20世纪文学(一)

时间:2023-01-03 03:07:50 作者:储老师

重庆自考汉语言文学: 00540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第 20世纪文学(一)

00540外国文学史考试课程是重庆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考课,以下是由重庆成人教育网收集整理的复习资料中,部分标注有“参见教材”的,请考生们自行在教材中查找并在以下是资料中补充完整以下是为该课程第九章20世纪文学(一)的复习资料。本文由重庆自考生网原创,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网址链接!

第九章 20世纪文学(一)——现实主义部分

第一节 20世纪文学概述(一)

该时期文学的背景:o十月革命o世界大战o社会矛盾o现代哲学社会思潮

1、十月革命后苏联文学的鲜明特征:

o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结合时代和新的文学要求,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战斗性和乐观主义色彩;

o植根于十月革命后的社会生活土壤,站在时代的高度,运用无产阶级思想观察和描写现实,表现新的主题和新的人物;

o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规定为文学的基本创作方法,要求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具体地描写现实,并以社会主义精神教育人民;

o个人崇拜、极左思潮导致文学受到过多的行政干预,对现实主义作了狭隘的理解,忽视包括浪漫主义在内的非现实主义文学,讽刺性作品曾受到冷落排斥,并忽视文艺的娱乐、审美功能。

2、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o该时期文学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现实、张扬人道主义的传统;

o该时期文学更注重人的精神和个性探索;

o艺术上,该时期作家仍坚持文学反映时代的现实主义原则,注重情节结构、形象和语言的完整连贯,但也吸收了许多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

3、苏联文学

20世纪苏联文学发展的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917年至30年代初。

o反映苏联内战的三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绥(sui)拉菲莫维奇《铁流》、

富尔曼诺夫《恰巴耶夫》、 法捷耶夫《毁灭》。

o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的讽刺诗《开会迷》,代表作长诗《列宁》、《好》。

 

第二节 高尔基

原名:阿列克塞•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

1、创作成就

高尔基,杰出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奠基人。是无产阶级文学最伟大的代表,把世界无产阶级文学推向了新的高峰。高尔基的文学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早期创作中催人奋进的力量。早期创作具有两种色彩:

o浪漫主义——《伊则吉尔老婆子》、《鹰之歌》。

o现实主义——《切尔卡什》等。

o发表了第一部长篇:《福玛o高尔杰耶夫》。

革命准备时期:

o长篇小说《母亲》。

o散文诗:《海燕》。

o剧本:《小市民》、《底层》。

十月革命期间:

o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十月革命后完成)。

十月革命后:

o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克里姆o萨姆金的一生》(最后一部长篇)。(萨姆金精神,揭示了俄罗斯民族精神、文化心理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肖洛霍夫

1、创作成就

1924年,第一部短篇小说《胎记》。

1926年,短篇小说集《顿河的故事》。

1926——1940,代表作《静静的顿河》。

1932年,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

1956年,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

1960年,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二部)。

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静静的顿河》的基本内容:

《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的代表作,它展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时期顿河哥萨克各阶层的生活。它通过探索葛利高里、娜塔莉娅、婀克西妮娅等主人公的悲剧性遭遇的原因,揭示出人民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转折中的命运。全书共四部。

 

第四节 罗曼•罗兰(法国)

1、创作成就

罗曼罗兰有“欧洲的良心”之称。主要成就长篇小说、戏剧、名人传记。

两部长篇:《约翰克利斯朵夫》和《母与子》(《欣悦的灵魂》)。

政论杂文创作。反战集子《超乎混战之上》、《向过去告别》

戏剧创作贯穿罗曼罗兰的一生。革命戏剧《群狼》、《理智的胜利》、《丹东》、《七月十四日》、《罗伯斯庇尔》

名人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考试资料

早期代表作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获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高尔基称它是一部“长篇叙事诗”。

2、《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主要内容:

第一,通过平民音乐家克利斯朵夫顽强奋斗的一生,揭示十月革命前西欧进步的知识分子追求——反抗——幻灭的心灵,讴歌他们孤军反抗不合理世界的“不健全文明”的英雄主义精神;

第二,通过克利斯朵夫的生活遭际,反映当时以德、法为主的欧洲国家的黑暗现实,抨击依赖于金钱与权势的虚伪、堕落的艺术,倡导真诚的能净化道德的艺术,以此创造健全的文明;

第三,克利斯朵夫为之奋斗的社会理想是反对西欧各民族间的仇恨和战争,并可看出作家企图以“情爱”作为实现人类的和谐与团结的纽带。

3、《约翰•克利斯朵夫》艺术特色:

①首创了长河小说这一新体裁。传统性和现代性交融于一体是这部小说在艺术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②音乐性是这部小说的另一个独到的艺术特色。小说的结构是按交响乐的结构方式设计的。作品的主要人物关系上体现了音乐中的“调性”:

o克利斯朵夫是这部乐曲中的主音,处于核心地位;

o奥里维、安多纳德和葛拉齐娅是其余的基本音,它们都倾向并围绕着主音。

o更重要的是,音乐是主人公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种无所不在的音乐,在克利斯朵夫心里都有回响。正因为如此,评论界一致公认它是一部音乐小说。

4、克利斯朵夫形象。

约翰克利斯朵夫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为追求真诚的艺术和健全的文明而顽强奋斗的平民艺术家的形象,他身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反抗精神和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的英雄气概。

①克利斯朵夫是从逆境中成长起来天才音乐家,他的成长道路上有两个人的影响最直接,祖父最早发现并培养了他的音乐才能,舅舅教导他创作要发自心声,要真诚,引导他去野外聆听大自然的音乐。(起步)

②克利斯朵夫个性倔强坦率,又有点鲁莽,但心灵世界极其丰富而敏感,从小就饱尝了人间不公。当发现巴黎文艺界简直像个杂耍市场,就对法国文艺界、文学界乃至整个法国社会进行了无所顾忌的抨击。为要使自己的音乐成为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他开始走出艺术的象牙塔,到民间去,到工人区去,与工人交朋友,还想办一所平民音乐学校。(反抗)

③奋斗无望后的克利斯朵夫认为解决如此严重、复杂的问题的唯一手段是艺术,惟一思想武器是“爱”。他追求的真诚的艺术是超阶级的“纯艺术”,是超乎一切社会斗争之上的精神力量,这种认识基于其博爱主义,最终也使他走向妥协。创作上,他潜心于宗教音乐的创作,艺术境界变得清明恬静,失去了往昔的战斗气息。就这样,克利斯朵夫在他所追求的心灵的和谐中走完了自己人生的道路。(心灵的和谐)

 

第五节 海明威

1、创作成就

1926年,《太阳照样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青年一代的迷惘和幻灭,揭示了战争给人生理上和心理上造成的巨大创伤,从而成为“迷惘的一代”的宣言书。

1929年,《永别了,武器》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把“迷惘的一代”文学推向了高峰。

1940年,《丧钟为谁而鸣》展现了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摆脱了悲观与迷惘。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海明威成功地使用了意识流的手法。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

2、“迷惘的一代”——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参战的一代美国青年他们的道德标准、伦理观念和人生理想全都被战争摧毁了。

②他们厌恶战争,又无法制止战争,看不见希望,又不愿意抛弃希望,精神忧郁,前途渺茫。

③美国女作家斯泰因称这些青年是“迷惘的一代”。

④“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是海明威。

⑤《太阳照样升起》是“迷惘的一代”的宣言书。

⑥《永别了,武器》表现了战争与爱情两个主题,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

3、“冰山原则”——

①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②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作者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却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③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大要素,从而也成为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④海明威的“冰山原则”象征着他在创作实践上对形式美的追求,体现了他强烈的创作个性,在美国文坛上开创了一代新风,引起了文学批评界的广泛兴趣。考试资料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重庆自考报考系统

自考报名入口

注:重庆2022年10月自考报名时间为7月8日...

准考证打印入口

注:重庆2022年10月自考报名时间为7月8日...

热门院校专业

更多院校>>
school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ChongqingUniversity,CQU),简称重大,位于重庆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重庆市、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 [186]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为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波大学联盟、一带一路高校联盟、“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school

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位列国家“双一流”、 “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双一流”农科联盟成员高校。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百校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school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重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单位,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

school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重庆师大”,位于中国直辖市重庆,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 入选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首批合作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school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简称“重邮”,坐落于直辖市——重庆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2011计划”核心协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四所邮电高校之一,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school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CQJTU),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共建的一所交通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为“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发起成员、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核心成员。

school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重理工,坐落于中央直辖市重庆,是中国兵器协同创新联盟、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单位,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市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

school

重庆三峡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坐落于重庆市万州区,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以文、工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选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理事单位,“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成员,是山东大学对口支援高校。

school

重庆文理学院

重庆文理学院(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位于重庆市,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其前身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渝州教育学院分别创办于1976年和1972年;2001年5月,两校合并组建为重庆渝西学院;2005年4月,学校更名为重庆文理学院。

school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科技学院(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始建于1951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是一所以工为主,以石油与化工、冶金与材料、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保为特色,涵盖理、工、经、管、法、文、艺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入选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数据中国“百校工程”、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21年成为重庆市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