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室内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
1室内空间组织
·空间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内与外,人工与自然,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紧密联系、合乎逻辑的内涵,也是室内外空间交融、渗透、更替现象产生的基础。
·室内空间:有无顶盖是区别内、外部空间的主要标志。具备地面(楼面)、顶盖、墙面三要素的房间是典型的室内空间。
·室内空间对人的视距、视角、方位等方面有一定的限制。
·由室内空间采光、照明、色彩、装修、家具、陈设等多因素综合造成的室内空间形象通过视觉感受,在人们的心理上产生比室外空间更强的承受力和感受力,从而影响到人的生理、精神状态。
·室内空间的这种人工性、局限性、隔离性、封闭性、贴近性,作用类似于蚕的茧子,有人称为人的“第二层皮肤”。
·空间的功能:a物质功能:包括使用上的要求,根据人的使用需求,行为心理所做。b精神功能:在物质功能的基础上,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从人的文化、心理需求出发,如人的不同爱好、愿望、意志、审美情趣、民族文化、民族象征、民族风格等,并能充分体现在空间形式的处理和空间形象的塑造上,创建与功能性质相符的所需的室内环境氛围,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美的享受。c意境:人的心灵感受,指抒情作品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建筑美:不论其内部或外部均可以概括为形式美和意境美两方面。
·形式美与意境美的区别:①形式美只能解决一般问题。意境美才能解决特殊问题。②形式美只涉及问题的表象,意境美才能深入到问题的本质。③形式美只抓住了人的视觉,已经没抓住了人的心灵。
·室内建筑形象创作的主要任务:掌握建筑的性格特点和设计的主题思想,通过室内的一切条件去创造具有一定气氛、情调、神韵、气势的意境美。
·现代住宅设计储藏空间家居布置和室内空间的统一方式:嵌入式(壁龛式)(特点是贮存空间与结构结成整体,充分保持室内空间面积的完整,常利用突出于室内的框架柱,嵌入墙内的空间,以及利用窗子上下部空间来布置橱柜)、壁式橱柜(它占有一面或多面的完整墙面,作为固定式或活动式组合柜,有时作为房间的整片分隔墙柜,使室内保持完整统一)、悬挂式(应高度适当,构造牢固)、收藏式(使空间用途灵活)、桌橱结合式。
·空间的形式与结构、材料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空间的形状、尺度、比例以及室内装饰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构成形式及其所使用的材料质地。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产生的室内空间形象,正是反映了建筑空间艺术的本质,是其他艺术所无法代替的。
·空间类型:
①固定空间和可变空间(灵活空间)
a.固定空间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使用不变,功能明确,位置固定的空间,因此可以用固定不变的界面围隔形式。
b.可变空间是为了能适合不同使用功能的需要而改变其空间形式,因此常采用灵活可变的分隔方式。
②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
a静态空间一般来说形式比较稳定,常采用对称式和垂直水平界面处理。空间比较封闭构成比较单一,视觉常被引导在一个方位或落在一个点上。空间常表现的非常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b动态空间或称为流动空间,往往具有空间的开敞性和视觉导向性的特点,界面(特别是曲面)组织具有连续性和节奏性,空间构成形式富有变化性和多样性,常使视线从这一点转向那一点。
③开敞空间和封闭空间
a在空间感上,开敞空间是流动的、渗透的,它可提供更多的室外景观和扩大视野;封闭空间是静止的、凝滞的、,有利于隔绝外来的各种干扰。
b在使用上,开敞空间灵活性较大,便于经常改变室内布置;而封闭空间提供了更多的墙面,容易布置家居,但空间变化受到限制,同时,和大小相仿的的开敞空间比较,显得要小。
c在心理效果上,开敞空间常表现为开朗的、活跃的;封闭空间常表现为严肃的、安静的或压抑的,但富于安全感。
d在对景关系和空间性格上,开敞空间是收纳性的、开放性的;而封闭空间是拒绝性的。因此,开敞空间表现为更带公共性和社会性,而封闭空间更带私密性和个体性。
④空间的肯定性和模糊性
a肯定空间:界面清晰,范围明确,具有领域感的空间,一般私密性较强的封闭空间常属于此类。
b模糊空间:在建筑中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而无可名状的空间。在空间性质上,常介于两种不同类别的空间之间;在空间位置上常处于两部分空间之间而难于界定其所归属的空间。⑤虚拟空间和虚幻空间a.虚拟空间:在界定的界面内,通过界面的局部变化而再次限定的空间。
b.虚幻空间:室内镜面反射的虚像,把人们的视线带到那个面背后的虚幻空间去,从而产生空间扩大的视觉效果。
·室内空间的组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即根据不同使用目的,对空间在垂直和水平方向进行各种各样的分割和联系
·过渡空间:作为前后空间、内外空间的媒介、桥梁、衔接体和转换点,在功能和艺术创作上,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过渡空间的目的场合空间艺术的形象处理有关,也常起到功能分区的作用。公共性—半公共性—半私密性—私密性;开敞性—半开敞性—半封闭性—封闭性;室外—半室外—半室内—室内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重庆自考本科05550版面设计复习资料:版面构成的编排原则
11-222017年10月重庆自考视觉传达设计:现代设计史05544复习资料(5)
10-282020年重庆自考00504艺术概论复习资料(7)
10-112017年10月重庆自考视觉传达设计:现代设计史05544复习资料(1)
10-072017年10月重庆自考视觉传达设计:现代设计史05544复习资料(2)
07-252017年10月重庆自考视觉传达设计:现代设计史05544复习资料(3)
01-052017年10月重庆自考视觉传达设计:现代设计史05544复习资料(4)
07-202017年10月重庆自考视觉传达设计:现代设计史05544复习资料(6)
11-072020年重庆自考00657新闻心理学复习资料(7)
12-242017年10月重庆自考视觉传达设计:现代设计史05544复习资料(8)
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