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重庆成人教育网为大家提供,00321家具设计专业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4),该课程第一章共三小节,分六篇整理,以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第二节(3)
地理的历史舞台与文化的悠久:
广阔的地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姿回旋的舞台。每当遇到北方边地民族大举南进的时候,中原文化人群都有一个南国作为他们的后方。因此每当北方进入民族融合的时候,南方则进入开发的高潮期。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
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的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构成了南北不同的历史景观。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时充当着这对峙的文化高潮的两大历史舞台。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广阔的回旋舞台,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的前提条件之一。
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总)
(l)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又一定是一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正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中华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着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在中国,战争征服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会。
(2)广大地域与对天下统一的追求。
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这样的追求来源于广大地域上人群的迁移及人群间许久以来的相互交流。甲骨文中就有“四方”的明确记载;大体从商朝开始,王朝就已按着距离的远近,对天下人群采取不同的政治策略;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清晰;以后历朝历代的皇帝,无不以边远的四高民族的“来朝”为荣耀。“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念,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曾起过重要作用。
(3)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这里的地缘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它所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地理的角度观察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应特别注意与北方边地草原人群的地缘关系,那里藏着中国历史命运的重要秘密。在西北方向,帕米尔高原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分隔着东方与西方两大文化世界。但在更近的北方,中原文明必须长期面对一个由草场、山地、沙漠、戈壁构成的辽阔的地域,和以游牧为基本特征的文化区域。这个辽阔的地域,向北可以延伸到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西连中亚乃至东欧平原,东接中国的东北和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那里是森林密布的寒冷湿润地带。这是一个巨大的扇面形地带,居住着很多古老的人群。广阔的蒙古高原,是这些民族与中原发生关系的“前台”。在这个前台上,截止到蒙古族人兴起,没有一个民族是它的固定主人。从文献记载可以看到,最早的人群是猃狁,之后是北狄,秦汉以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党项、金以至蒙古、满族。
(4)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草原民族除满族之外,基本都是在前一个民族迁徙,草原出现“真空”状态时,从原来的居住地大举跃进,充当新的草原主人。在中原政治兴旺时,他们送巡于它的周围,学习着中原文化制度,有的人群还被强大的中原王朝击溃,或远徙或内迁;当中原朝政陷于混乱衰弱时,他们便大举进攻,进而人主中原,造成中原因有居民的向南迁移,而他们则成为中原文化的接受者和新的创造者。在短暂的迟滞后,文明沿着中原固有的文化方向升温、繁荣。隔一二百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上述的情况再重复一次。这样的重复,却是多次发生。这就是中原文明的历史命运。这命运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内涵。中原文化,带动着地域更加辽阔的东亚文明的同步化发展。
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古代的“九州”:
中国古代以北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分为冀、兖、青、蓄、扬、荆、豫、梁、雍九州。
冀州(西河以东,东河以西)、兖州(古济水、黄河之间)、青州(渤海、泰山之间)、徐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扬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荆州(荆山以南、衡山以北)、豫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梁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雍州(西河以西、黑水以东)。[《尚书》之《禹贡》篇]
形成地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1)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4)典范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先秦时期几个重要文化区域:
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与楚辞文化,后来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秦汉时期实施文化的“大统一”,将全国分为四个地域文化(秦汉时期农业与农牧交错区的大致界线)
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
1、“山西”(关中)地区。沃野千里,这里的人民好稼穑,殖五谷,有“先王”之遗风。自从秦朝将都城定在此地,汉初又将东方民众迁移至此,好“玩巧末业”的风气也随之形成。西部虽然戎狄间杂,但畜牧业很发达,又有巴蜀作为后方,所以关中人口不过全国十分之三,地不过当时天下的三分之一,但其财富,却占全国十分之六。
2、山东地区。齐鲁多鱼盐、桑麻之利,邹、鲁、泗上地区有周公遗风,好儒习礼。
3、龙门一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
4、江南地区。(《史记.货殖列传》)
唐初南方文化状况的概观:
唐朝初年,南方的情况已有较大的改观。丹阳、毗陵、吴郡等地,已经属于开化之地。岭南二十余郡,已经有南海、交趾等荟萃一方的人文、物产的都会。
地域文化几方面的作用:
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时也面临着各种深度的灾难,我们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
以上由重庆成人教育网提供 !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重庆自考本科05550版面设计复习资料:版面构成的编排原则
11-222017年10月重庆自考视觉传达设计:现代设计史05544复习资料(5)
10-282020年重庆自考00504艺术概论复习资料(7)
10-112017年10月重庆自考视觉传达设计:现代设计史05544复习资料(1)
10-072017年10月重庆自考视觉传达设计:现代设计史05544复习资料(2)
07-252017年10月重庆自考视觉传达设计:现代设计史05544复习资料(3)
01-052017年10月重庆自考视觉传达设计:现代设计史05544复习资料(4)
07-202017年10月重庆自考视觉传达设计:现代设计史05544复习资料(6)
11-072020年重庆自考00657新闻心理学复习资料(7)
12-242017年10月重庆自考视觉传达设计:现代设计史05544复习资料(8)
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