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态度是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人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情感的倾向和意图的倾向,比如赞成或反对、喜欢或厌恶、肯定或否定等
18态度反映的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19态度由认知、情感、意图三个因素构成:①认知,是指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知,包括感知、思维、理解、看法等,认知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整体了解和评价,特别是对对象的价值评价,这是态度形成的基础②情感,指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③意图,指主体作用于态度对象的行为准备状态
20态度的特性:①态度的社会性②态度的针对性③态度的协调性④态度的稳定性⑤态度的两极性⑥态度的间接性
21态度的改变可分为两种:①态度的一致性改变,指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而其方向不变②态度的不一致性改变,指以新的态度取代旧的态度时其方向改变了
22影响和改变态度的因素:①社会因素(是指社会上各种事物,包括社会制度、社会群体、社会交往、道德规范、国家法律、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②团体因素(包括一定的信仰,目标,组织形式,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成员与团体的关系等,也是一种强有力的客观因素)③宣传因素(是指在宣传过程中由宣传者的威信,宣传内容,宣传方式方法等结合成为一种客观的说服力,影响着被宣传者有关态度的形成和改变)④个性因素(包含个性倾向性因素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因素)⑤态度系统特性因素
23个人与团体的关系越密切,在团体中的地位越高,其归属感就越强。那么团体就越能对他施加影响,使他形成有关的态度,而改变不相适应的态度;反之,个人与团体的关系越疏远,就越难对他施加影响,直至他脱离团体,重新改变和形成态度
24个性倾向性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意识倾向性特征,主要有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因素。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个因素
25霍夫兰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说服者的条件、信息本身的说服力、以及问题的排列技巧。
26一个对某问题享有盛誉的人总是比无声誉的人更能引起更多人的态度改变。霍夫兰认为声誉的最主要成分是专门知识和超然的态度
27流行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社会上许多人都去追求某种生活方式,使这种生活方式在较短的时期内到处可见,从而导致了彼此之间发生连锁性的感染,即所谓的“一窝蜂”现象
28流行有三方面的含义:①流行是人们对某种生活方式的随从和追求,它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②流行是有相当多的人去随从和追求某种生活方式③流行是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过了一定的时间便不再流行
29时髦是流行的一种典型表现,它在一定时间内受人赞许而且经常发生变化,它也包含对某些被认为有待改进的行为规范的叛逆。“追星族”、“发烧友”之类的表现是一种时狂。
30流行的特点:①新奇性(最显著的特征)②时效性③周期性④两极性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重庆重庆自考销售馆里专业本科论文 钢铁企业销售管理信息系统
07-162020年重庆自考00893市场信息学复习资料(2)
12-182021年重庆自考02907妇产科学复习资料(1)
11-232021年重庆自考00312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2)
09-092020年重庆自考29657公关心理学复习资料(4)
10-032020年重庆自考07138工程造价与管理复习资料(11)
12-122021年重庆自考00135农业经济与管理复习资料(9)
11-062020年4月重庆自考00320领导科学复习资料(8)
12-18重庆重庆自考复习资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00152组织行为学简答(13)
08-30重庆重庆自考复习资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00152组织行为学简答(3)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