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全部收入,包括税前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
84.个人收入:是指家庭以及民间非营利性团体和组织在一年内所得到的收入总量。
85.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一年内个人可以直接支配的收入总额。
86.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一年内居民所拥有的投入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87.名义GDP:以当年市场价格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仅是一种数量上的变化,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生产变化的水平,因此称为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88.实际GDP: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89.消费:是将收入用于购买直接满足消费者所需要的物品。
90.储蓄:就是将收入留作在将来某个时间购买消费者需要的物品的行为。
91.平均消费倾向:是指在消费者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例。
92.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在增加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例,即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例。
93.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在消费者的收入中储蓄所占的比例。
94.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在增加的收入中储蓄所占的比例,及增加的储蓄和增加收入的比率。
95.投资:是指对资本品的指出,并预期它们可以产生一系列的未来收入。
96.资本的边际效率:资本资产在未来各年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的贴现率。
97.货币:起源于其作为交换的媒介作用,即“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98.信用货币:以信用为担保,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99.货币本位:是确定货币的基本单位及其价值的标准,也是一国货币制度的基础。
100.商业银行:以经营工商企业存款贷款业务为主,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银行。
101.货币供给:是指经济主体创造货币供给量并把它投入流通领域的过程。
102.基础货币:是有公共持有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构成,它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扩张的基础。
103.法定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按照一定的比率将其存款的一部分上交给中央银行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
104.货币乘数:就是货币扩张或收缩的倍数。
105.利率:指借贷期内利息额与所贷资本金额的比率。
106.利率体系:是指一个经济运行机制由有各种内在因素综合决定利率的有机整体,主要包括利率结构和各种利率间的传导机制。
107.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潜在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产出的增加。
108.潜在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的资源在其正常使用强度下得到充分利用时,经济所能达到的产出水平。
109.经济增长率:是某一时期国民收入与基期国民收入水平相比的增加量与基期国民收入水平的比值。
110.是国民产出、总收入、总就业量的周期性波动。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重庆自考复习资料:金融专业00086风险管理重点复习章节第十章(1)
10-1300177消费心理学重庆自考串讲笔记(10)
12-02重庆自考本科00055企业会计学复习资料(9)
08-2000195导游业务重庆自考模拟试题章节试题及答案(8)
12-15重庆自考金融专业:00054管理学原理复习笔记(3)
08-282020年重庆自考00060财政学复习资料(8)
07-232020年重庆自考00800经济学复习资料(3)
11-102020年重庆自考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复习资料(1)
12-082017年10月重庆自考金融专业:财务管理学00067复习资料(6)
12-03重庆自考本科00055企业会计学复习资料(12)
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