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公共关系的形象观念表现为主体在决策和行动中高度重视自身的声誉和形象;公共关系的公众观念表现为领导者和管理者高度重视公众的利益;公共关系的传播观念表现为经营者和管理者强烈的传播意识和沟通欲望;公共关系的协调观念表现为善于调节、平衡和统一各种不同的关系;公共关系的互惠观念表现为在交往与合作中,将平等互利,追求双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公共关系的服务观念则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奉献精神。
12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即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
13公众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的对象。
14公共关系学对公众的研究主要是从传播沟通对象的角度,研究公众的总体特征和各个目标公众的具体特点,研究影响公众行为和舆论的心理、文化等因素,研究不同的工作类型及其对公共关系政策和活动的影响,研究一些主要的公众关系对组织的作用和意义。
15传播与沟通是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和方式。
16公共关系的手段和方式包括各种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公众传播、大众传播的形式;包括各种言语沟通、文字沟通、非言语沟通和文字沟通的方法;包括各种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实物媒介的技术。
17Communication一词在中文中即可译为“传播”,又可译为“沟通”。即运用一定的符号,通过一定的媒介,将信息传递给对方;对方接收到信息后引起一定的反应,亦以一定的信息形式反馈回来;通过这种双向的交流,双方逐渐达到分享信息、相互了解、达成共识的目的。18关系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相处和交往的行为和状态,简单说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
19私人关系相对应的具有社会公共性质的一种特殊关系。它作为人类社会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态,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特指组织与公众的关系;二是特指信息交流的关系。
20舆论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这种公众意见的性质和程度同样是衡量公共关系的客观标志。
21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公众舆论和公众关系是等价的,是同一事物或现象的不同说法和表述。公共关系学不仅研究关系,也研究舆论;公共关系活动的功能不仅在于协调和改善关系,而且还在于影响和完善舆论。
22形象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
23公共关系所借用的“形象”一词不限于个别的、具体的、直观的范畴,而且具有更为深层的意义:①公共关系所说的形象其本质是信誉,重视组织形象实质上是重视组织信誉(组织的公共关系形象的核心是公众对组织信用方面的认知和评价)②公共关系将建设和完善组织形象的内涵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考虑建构组织形象的外观(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是形象的本源,形象的实在,是第一性的)③公共关系塑造的是组织的整体形象,而不仅仅限定在个别的、具体的产品形象或人员形象要素上④公共关系形象是通过组织的传播活动去影响公众的观念和态度而形成的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重庆重庆自考销售馆里专业本科论文 钢铁企业销售管理信息系统
07-162020年重庆自考00893市场信息学复习资料(2)
12-182021年重庆自考02907妇产科学复习资料(1)
11-232021年重庆自考00312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2)
09-092020年重庆自考29657公关心理学复习资料(4)
10-032020年重庆自考07138工程造价与管理复习资料(11)
12-122021年重庆自考00135农业经济与管理复习资料(9)
11-062020年4月重庆自考00320领导科学复习资料(8)
12-18重庆重庆自考复习资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00152组织行为学简答(13)
08-30重庆重庆自考复习资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00152组织行为学简答(3)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