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你的缺点是什么?”
公司意图:我们的初衷是希望求职者正确地认识自己,同时也可以思考一下自己是否适合应聘职位。而我们也可以通过求职者的回答,考察求职者是否与公司文化、岗位需求相契合。
面试网评:回答此类问题最基本的思路就是,避开所应聘职位最忌讳的缺点。比如,你应聘的是财务岗位,却告诉面试官你粗心大意;去应聘销售,却说自己不善言辞等等。你所缺失的正是岗位要求的基本职业素质,那面试官势必对你的工作能力心存疑虑。
2. “为什么从前东家离职?”
公司意图:在筛选人才时,我们最看重的还是求职者与应聘岗位的匹配度。通过这个问题,我们或多或少可以了解到一些有用的信息:求职者的求职动机是什么?求职者的诚信度如何?求职者的工作稳定性……以此判断出这人究竟是否是我们公司需要的员工。
面试网评:从个人角度而言,离职无非就是因为钱少、发展受限、人际关系等原因。求职者不敢说真话,其实是在顾虑这些离职原因是否会被面试官“嫌弃”。实际上,他们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从招聘方来看,这些原因多多少少暴露了求职者以往工作中的“劣迹”:沟通能力差、抗压性低、有频繁跳槽的倾向……另一方面,听完这些离职原因,面试官往往会担心,一旦雇佣了这位应聘者,将来他是否也会因同样的原因、用同样的方法离开公司?所以,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矛盾,既要表达合情合理的离职原因,又要隐藏自己对先前职位的不满情绪。
3. “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过什么打算?”
公司意图:我们只是想了解你是否清楚这个岗位是做什么的、这个岗位的前景,你是否了解这个岗位的发展以及在公司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对自己有个清晰的定位和规划,不仅是为了契合公司,更是对自己负责。
4. “上一份工作薪资多少?”
公司意图:询问上份工作薪资的本意并不是借机砍价,而是出于稳定性的考虑。绝大多数跳槽的主要目的都是涨薪。如果我们给你提供的待遇和上家差不多,即便当时你选择接受了这份offer,但细想之后还是可能因待遇问题另谋高就。
虚报薪资不可取,但你也可以相对圆滑的方式避开这类提问。比如,大多数公司都会有薪资保密制度,严格规定离职员工不得向他人透露薪资。相对而言,这个理由HR是可以理解的。另外,当面试官问你上家公司的薪水或者你的期望薪资的时候,不要以为这仅是单方面的“信息输出”,你也可以借机了解他们公司的薪资构成。这个时候,你可以说:“我能先了解一下贵公司的薪资构成吗?”然后你在根据HR所反馈的薪资构成,大致说出你上家公司的薪资情况。
5. “为什么来我们公司?”
公司意图:除了人岗匹配度、和企业文化的契合度,对公司的认可度也是我们在考察求职者时非常关注的。坦白说,工作地点、工作环境、待遇等等,这些都是吸引求职者的“外因”,对公司了解多少,这是能真正留下求职者的“内因”。
6. “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
公司意图: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我只是希望在面试过程中你能更好地放松下来,多一些诚实的交谈,而不是套话假话。你不肯展现出真正的想法真正的你,我怎么好判断这个公司、这份工作适不适合你呢?
干货:所有面试问题的本质只有五条
面试中,面试官可以一连提出很多个问题来询问应聘者,但所有的面试问题背后只有一个目的——在最短的时间里尽量了解到面试者最多的信息。
所有的面试问题归整提炼后的潜台词有以下五类:
1. 你为什么到我们公司来?
2. 你能为我们做什么?
3. 你是什么样的人?
4. 你与竞争同一职位的其他人有何区别?
5. 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
简单来说,如果掌握了这五个问题的回答技巧,就不惧任何面试问题了。面试本来就是双方了解的过程,个人准备的内容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明白面试官的真实意图的情况下,结合自己的个人发展做出合适的回答。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